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开学 “睛” 彩计划!中医四招助力,守护孩子视力健康
时间:2025-09-16 09:32:14
作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招   

孩子们正式回归课堂,开启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可不少家长的担忧也随之而来。课堂上紧盯黑板、课后伏案写作业、课余还可能接触电子屏幕,长时间用眼之下,孩子的视力是否会拉响警报?近视度数是否会悄悄爬升?别焦虑!让我们借助古老中医的智慧,以推拿、耳穴、茶饮、中药敷眼为“秘密武器”,为孩子长期处于疲劳状态的双眼注入自然能量,开启一场安全有效的视力保卫战。


小儿推拿:中医护眼的智慧

图片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部气血运行不畅、肝肾不足,是青少年近视加深的关键内因。穴位推拿,正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绿色疗法”。

开天门
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双手拇指自孩子两眉头间交替向上直推至发际线。

图片


推坎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图片

按揉眼周穴位
每穴轻揉按压1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攒竹眉毛内侧眉头凹陷处。

睛明:鼻根部,目内眦交界处。

承泣瞳孔直下方,眼球与眶下缘间。

瞳子髎: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

丝竹空眉梢凹陷中。

四白:瞳孔直下,眶下缘凹陷处。

鱼腰:瞳孔直上,眉毛中部。

图片


按揉合谷
位置:合谷又称虎口,是手背的第1、2掌骨间的一个穴位,在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手法:拇指、食指相对拿捏孩子手虎口凹陷处。

图片

中医治疗师会根据孩子体质,精准搭配风池、合谷、光明等全身穴位,加强疗效。

耳穴压豆:耳朵上的“视力开关”
图片
小小耳廓,是全身脏腑的“微缩投影”。中医耳穴疗法通过刺激特定反射区,调节肝肾功能,改善眼部供血,操作简便,孩子接受度高。

肝经“开关”
肝“开窍于目”,按压特定耳穴可以补肾养肝、疏肝理气。

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上输于眼中瞳仁,可补髓明目、改善视力。

肾精“充电站”
脾胃“调节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运脾胃能使眼部气血充足,故能达到防治近视的目的。

每日按压:家长引导孩子每日自行按压贴豆处3-5次,每次每穴约1分钟(微感酸胀即可)。

定期更换:通常每3-5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贴压。

暑假坚持更有效:耳穴压豆需一定疗程(通常4周以上)。假期生活规律,孩子不易遗忘,家长也便于督促,让效果持续积累。

杯代茶饮内调:清肝明目润双眸

图片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眼睛才能润泽有神。代茶饮以药食同源之品,从内滋养眼部。
01
基础护眼方
枸杞子10粒+菊花5朵。沸水冲泡代茶饮。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适合大多数孩子日常饮用。
02
加强滋养方(视疲劳重者)
基础方+决明子5克(炒)。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增强清肝火效果。
03
调理气血方(体弱易倦者)
基础方+红枣2枚(去核)。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温馨提示】

代茶饮性质平和,但个体有差异。首次尝试或体质特殊的孩子,建议咨询中医师调整配方,确保安全有效。

中药外敷:清凉明目直达患处

图片

中药外敷是将中药水煎剂浸泡纱布敷贴于眼部,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眼周经络与穴位,发挥清热明目、活血通络之效,是缓解疲劳、辅助控近视的“外治良方”。可选用石决明、密蒙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材(需专业医师调配),煎煮取汁。

【温馨提示】

外敷药方需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制,确保安全有效。暑假期间规律操作,利于巩固疗效。

护眼行动指南
放松双眼:增加户外活动(每天至少2小时),是防控近视的基石。自然光有益眼轴发育控制。
建立科学用眼习惯:牢记“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正规指导:带孩子到正规中医机构评估,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
坚持才见真章:中医方法温和渐进,需家长鼓励孩子坚持1-2个月,效果方能稳固显现。

中医护眼之道,非朝夕之功,却在润物无声中滋养根本。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珍贵的“睛”彩吧。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