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致命肺栓塞:70% 被误认冠心病!5个信号要警惕
时间:2025-07-30 08:44:47
作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近日,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收治了59 岁的马先生,该患者症状为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及喘憋不适,不能平卧,休息后症状不见好转,血氧饱和度80-85%,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动脉CTA提示:多发性肺栓塞。

 

肺栓塞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70%以上患者被误诊为冠心病,错过黄金救治时间。

 

1  血栓形成的三要素

 

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任何一环失衡,血栓就可能“发芽”。长时间卧床、术后制动或长途久坐,都是常见诱因。

 

2  高危人群

 

①活动受限者:下肢骨折、术后卧床、长途旅行久坐6小时以上;

②慢性病患者:心脏病(尤其房颤);

③妊娠及产后女性;

④遗传性血液高凝者。

 

3  五大预警信号:抓住抢救黄金期

 

01  突发呼吸困难

静息时也气促,深呼吸不缓解。

 

02  胸痛

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易误诊为心绞痛。

 

03  咯血

痰中带血丝(多因肺梗死)。

 

04  晕厥

可能为首发症状,提示大面积栓塞。

 

05  下肢肿痛

单侧小腿肿胀、发红、压痛(深静脉血栓信号)。

 

特别提示:

若呼吸困难合并冷汗、濒死感、心率>90次/分,提示已发生大面积栓塞,立即拨打120。

 

4  预防胜于治疗

 

01  动起来!打破“血流淤滞”

避免久坐:久坐时每1-2小时活动一次。术后早活动。

 

02  稀释血液,降低黏稠度

每日饮水2000-2500ml(心衰者除外),尤其夏季或出汗后;

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蔬果粗粮,少吃动物内脏。

 

经过详细评估,心内二科张小雷主任团队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治疗计划,实施了溶栓治疗,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者和家属十分满意。

 

肺栓塞起病急、误诊率高,但可防可控。“动”起来是预防的核心。高危人群应定期做下肢静脉超声筛查,出现可疑症状时果断就医。

健康无小事,一次起身活动、一杯清水、一次体检,或许就能避开致命危机。

 

供稿|心内二科  董月月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