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防控
常见的误区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1.9%,近视防控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当前仍有不少误区被当作了“常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误区,帮助大家更加科学地认识和预防近视。
误区一 戴眼镜会让度数越来越深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误解。近视度数的加深与环境因素、用眼卫生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度数合适且质量合格的眼镜一般不会使近视度数加深。
近视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戴眼镜,视网膜成像模糊,大脑中枢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像眯眼、歪头等)来改善这种模糊的像从而提高视力,长时间会导致视疲劳,反而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
当然,配戴度数不合适或质量不合格的眼镜可能会造成近视加速发展,所以建议进行规范的医学验光配镜,佩戴度数合适且质量合格的眼镜。
误区二 做眼保健操没有什么效果
规范的眼保健操可以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以此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对于维持良好的视力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的。
研究证实,单独一次规范的眼保健操即可显著降低青少年的调节滞后,所以要注意指导孩子做规范手法的眼保健操,引导孩子从小开始坚持做规范眼保健操,虽然它不能直接治疗近视,但可以改善主观视疲劳症状,有助于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对于整天上课的学生们而言,是日常维护眼睛健康的一个不错选择。
误区三 戴眼镜会使眼睛变凸
导致眼睛变凸的原因是近视,近视度数增加,眼轴增长,才会使眼球看起来凸出。变凸并不是因长期戴眼镜引起的,发现戴上眼镜后,眼睛看上去有些变形,是因近视镜片存在一定的像的缩小作用引起的。
防止眼睛变凸的关键在于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或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误区四 成年以后近视度数就不会增加
一般情况下,近视度数随儿童生长发育逐年增长,至18岁左右趋于稳定,但存在个体差异。成人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会导致视疲劳和度数加深。
成年后如果近视度数持续快速增长,则需要到医院进行眼病如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的排查。病理性近视存在度数终生增长的可能性。
误区五 激光手术可以根治近视
激光手术确实可以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使他们不再依赖眼镜,但激光只是改善眼睛的屈光度数,并不能改变近视导致的眼球结构变化,解决眼轴变长及视网膜变性等可能的并发症。
激光手术并不适合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术后也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因此不能视为一种普遍适用的近视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的眼睛,我们需要摒弃上述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近视防控意识。
01增加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积达到14小时。户外活动的关键是“户外”,而不是活动内容、方式和强度等。即便是阴天,户外活动也有视力保护效果。
02保持合理用眼距离
阅读时,要保持合理近处用眼距离,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03注意双眼休息
连续用眼20分钟,建议休息远眺几分钟。
04定期检查
家长们也应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力问题,防止孩子过早出现近视,或者度数增长过快,避免近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供稿|体 检 中 心 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