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曾经大部分北方人的都未听过的名字,因在各大综艺的广告中知晓了它,逐渐它在小商店里攻占了口香糖阵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更多人可以赶一赶综艺中的“潮流”。那么赶潮流嚼槟榔的代价是什么呢?在中国,槟榔的主要种植地区在湖南、台湾、海南等地区,而这些地区却有一种远超其他地区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医学研究证实,66%的咀嚼槟榔者有口腔黏膜病变,其中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占7%,白斑占3.9%,扁平苔藓占5.2%,这些都属于癌前病变。而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基本上是由于咀嚼槟榔导致,且每日咀嚼的频率越高,年限越长,患病的几率就越大。由于槟榔纤维的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损伤,并且槟榔含大量具有细胞毒性的槟榔碱,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表现为口腔有烧灼感,尤其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更为明显。大多早期出现疱,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人有自发痛、口干、味觉的减退;而如果到了后期,就会出现开口困难,不能吹口哨及吹灭蜡烛,言语及吞咽困难。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后还不及时阻断槟榔的摄入,任由槟榔碱的反复刺激与累积,尤其是工业化生产中为追求口感上瘾而加入的各种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即诱发敏感人群的致癌基因突变,最终可能导致口腔癌的发生。有这么一句话叫“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形容的是一种吸食后的快感。其实,槟榔和烟草都是有一定成瘾性的,所以二者相加可能会产生有更强烈的效果,但是这样所带来的危害却是一加一大于二的。现代医学统计证明,槟榔和烟草同时作用于口腔比单食槟榔更易患口腔癌。另外,槟榔中的有害物质被身体吸收后,还可引起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及宫颈癌,钙、维生素B12及胆固醇代谢异常,以及影响排卵、精子活力,引起小产、不育及死婴等生殖健康异常。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槟榔的危害并未如烟草那般人人皆知。据不完全统计,口腔癌发病的重灾区,90%以上都与槟榔相关,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手术治疗后会因为癌症复发而死亡,五年生存率约为50%。即使手术成功,也会带来面部外形及功能的高度损害。拒绝槟榔,克服诱惑,远离这些容易造成疾病的危险因素,保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