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世界卒中日|一文带您了解“脑卒中”
时间:2024-10-30 14:38:11
作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宣传主题: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今天,带大家了解“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阻塞或血管破裂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发生脑组织功能和结构发生损害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的现状

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它和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存活下来的患者,其中四分之三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的占40%以上,全国每年用于脑卒中的治疗费用达100亿元以上,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脑卒中5大特点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脑卒中的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北部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南部地区,而且乡村发病率高于城市。

脑卒中有哪些临床症状?如何进行早期识别?

“中风120”法则判断

1

“1”代表看一张不对称的脸。

2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0”与聆听的“聆”同音,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晰。

一旦发生脑卒中,我们该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这个概念,大家一定要谨记,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如果我们出现了上述临床症状,赶快拨打120,就近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就诊。

“时间窗”概念

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开通闭塞血管:

1.静脉溶栓

2.机械取栓(不管是静脉溶栓,还是机械取栓,都有时间窗的要求)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01

不可干预的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因素

脑卒中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一般40岁以后开始发病,60—65岁以后急剧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以前的2—5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02

可干预的因素:

1.血管性因素(动脉粥样硬化)

2.高血压

3.糖尿病

4.冠心病伴有房颤

5.高脂血症

6.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凝状态,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7.不良生活方式

脑卒中的预防?

01

一级预防为源头预防

是指在脑卒中尚未发生时,对其易感和高危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危险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02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有两个,一个是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

0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指在发病后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相关并发症和后遗症,促使功能恢复。对脑卒中造成的功能损害积极开展康复锻炼,主要包括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等。

最重要的还是一级预防,国家卫健委要求关口前移:

▶防治高血压

▶预防心源性脑卒中

▶防治糖尿病

▶防治高脂血症

▶戒烟限酒

▶积极运动

▶健康饮食与生活方式。

 

供稿|神经内科  曹玉娇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