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科学锻炼 避免损伤
时间:2022-08-08 16:58:40
作者:杜怀章 史丽娜 康复医学科

运动促进健康

 

“会健身”“健好身”

 

正成为我们的共同追求

 

8月8日是第14个“全民健身日”

 

一起聊聊如何科学锻炼,避免损伤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通过对心血管、肌肉骨骼、神经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精神状态等方面有促进作用,帮助预防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

 

  运动可以使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纠正血脂异常、降低血压、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防止骨质疏松,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缓解精神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运动方式选择

 

  宜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山,以及各种球类、跳舞、打太极拳等。

 

  最佳运动时间

 

  因人而异,下午4时至7时,人体内激素的活性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敏感性也比较好,一般提倡傍晚锻炼。

 

  运动频率

 

  一般为3-5次/周,最好能做到5-7次/周,每次至少30分钟。单次运动10分钟以上,才算有效运动。

 

  运动强度

 

  ◆ 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恢复活动时间。

 

  ◆ 根据年龄计算: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例如,年龄60岁,最大安全心率是每分钟160次。如果医生要求运动时的心率为最大安全心率的50%,则开始运动时的心率应维持在每分钟80次。

 

  ◆ 根据自我感觉估算运动强度。

 

  运动量适宜:运动后稍有轻微的出汗和乏力,休息后可消失并感轻松愉快,次日体力充沛。

 

  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出现大汗,心悸、气促,非常疲劳,休息15分钟脉搏未恢复,次日感到周身乏力。

 

  运动量过小:运动后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或者在2分钟内恢复。

 

  及时补水

 

  高温天气运动,大量出汗、消耗了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水非常重要。运动前适量补水,运动中应该少量、多次补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补水。

 

  若运动时间较短、强度不大,可以选择常温矿泉水或者凉白开水。如果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大,最好饮用适量的运动饮料或是添加了食盐的水作为补充,摄取饮料中的钠、钾成分,帮助人体回到平衡状态。

 

  选择适宜的运动衣

 

  运动时,应该选择轻质面料,更易吸汗透气的速干衣。切忌穿棉质、尼龙或其他不能有效使汗液蒸发的衣物。

 

  贴心提醒


  ◆ 运动前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避免造成肌肉拉伤,运动后应有5-10分钟的放松整理运动。运动后1小时再进食。

 

  ◆ 运动场所尽量选择阴凉通风处。

 

  ◆ 随身携带易于吸收的食物和水,如水果糖、巧克力等,当血糖较低时吃下,可以避免低血糖发生。

 

  ◆ 运动原则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适可而止,持之以恒。

 

  ◆ 不要急于降温。休息一下,然后擦干身体,再用温水洗去身上的汗液并及时穿好衣服,以免引发感冒等身体损伤。

 

  ◆ 在高温环境下运动,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并且休息。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康复医学科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采取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理疗)、作业治疗、矫形器和辅助具应用、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措施,改善和提高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如有相关问题,请拨打电话咨询~~

 

  服务热线:0311-89892698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