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的改变,胆囊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胆囊炎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甚至直到出现了严重并发症时才会被发现。
胆囊炎到底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什么情况下要立即就医?
胆囊是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贮存胆汁,而胆汁的主要作用是消化脂肪。当有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刺激时,胆囊就会收缩,排出胆汁以消化食物。
- 主要症状
腹痛:大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多呈持续性,可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背放射。慢性胆囊炎腹痛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为隐痛、胀痛。
恶心、呕吐:以急性胆囊炎多见。
发热:急性胆囊炎发热一般在38-39℃,多无寒战。
腹胀、嗳气及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均可出现,但以慢性胆囊炎更多见。
黄疸:少数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可能是胆总管下端括约肌痉挛或感染扩散至胆道系统所致。
- 预防措施
进食有规律:空腹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增加,形成胆泥。要保证三餐有时,尽量不要空腹,尤其是长时间空腹。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必需的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而胆结石是引发胆囊炎的主要原因,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发生,从而减少胆囊炎的发生机率。
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的脂肪:高脂肪饮食会给胆囊带来重负,容易引起高浓度胆汁,高浓度胆汁中的酸盐成分可刺激胆囊粘膜,引发急性胆囊炎。而且,高脂、油腻的饮食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人群是胆囊炎的高发人群。
讲究卫生,防止寄生虫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餐具每次使用前要消毒,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预防蛔虫病,以免蛔虫钻入胆道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
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患者,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一旦怀疑是胆囊炎,要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做进一步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内分泌消化科擅长内分泌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肝胆胰腺疾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痛风等,以及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各类胃肠道炎症、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治疗。
服务热线:
0311-89892551(门诊部)
0311-89892586(医办室)
0311-89892587(护办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