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专家讲堂: “心脏瓣膜反流”是心脏病吗?
时间:2022-04-25 16:14:54
作者:心内一科 陈慧

  35岁的小张前段时间体检,心脏超声报告提示心脏“二尖瓣轻度反流”,小张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托朋友找到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一科主任杨海燕,杨海燕认真查看他的心脏彩超和其他检查报告, 报告提示小张心脏大小和功能正常,瓣膜开启、关闭正常,有“二尖瓣轻度反流”,于是,杨海燕耐心给小张讲解“心脏瓣膜反流”知识,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什么是心脏瓣膜反流?

 

  杨海燕说,人体就像一部机器,用久了可能或多或少会一些出现问题,好比家里的门窗用久了会漏风,心脏瓣膜同样如此。


  心脏瓣膜主要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是心房、心室、血管之间的“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瓣膜为二尖瓣,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瓣膜为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为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为肺动脉瓣。瓣膜具有单向阀门作用,配合心房、心室收缩舒张规律开放和关闭,使血液只能按照一定方向流动。

 

  正如房门要正常打开和关闭,只有门叶不行,还要有门框、合页、弹簧等,心脏瓣膜正常关闭也需要类似结构的帮助,如大小适中的瓣环,还需要乳头肌、腱索控制瓣膜活动幅度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瓣膜关闭不严,就会出现反流,这就是瓣膜反流,如“二尖瓣反流”或“三尖瓣反流”。

 

  “瓣膜反流”不一定是心脏病

 

  那么,心脏超声报告“瓣膜反流”,就是心脏病吗?    

 

  杨海燕说,出现“瓣膜反流”并不一定是心脏病。瓣膜反流有两大类情况,一类是“门”确实没关严,一部分血液反流回去了,这种反流也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正常人可以有的),一种是病理性的。

 

  瓣膜生理性反流

 

  瓣膜生理性反流在很多正常人身上可出现,主要发生在二尖瓣、肺动脉瓣上。这些人心脏和瓣膜的结构都是正常的,只是瓣膜关闭没那么“严丝合缝”,反流很轻微,也不会引起不适。

 

  瓣膜病理性反流

 

  瓣膜病理性反流就是“门”或相关结构损坏,使“门”不能关闭。


  首先,“门叶”坏了、变形了,即瓣膜本身病变、变形,功能受损。如各种心瓣膜病,瓣膜钙化、僵硬、变形或破损等,都会影响瓣膜关闭。


  其次,“门框”坏了,即瓣环扩大。如果心脏扩大了,如扩张型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等,或动脉增宽,心脏挂着瓣膜的部位(瓣环)就会扩大,而瓣膜依然是原来的大小,这就相当于门框大了,门没变大,门当然也关不严了。


  再次,“门轴、合页、弹簧”坏了。正常情况下,瓣膜开放、关闭时,都有心脏乳头肌通过腱索牵着,使瓣膜正好关闭到合适的位置。牵得紧了(腱索硬化、挛缩),关不上;牵得松(腱索松弛,肌肉无力),“门”荡出去(瓣膜脱垂)也关不严;完全牵不住了(腱索断裂),瓣膜就“飘荡在空中”了。
 


  除上述几种情况可能出现瓣膜反流,还有另一种在正常人中很常见的瓣膜反流,就是“门”(瓣膜)虽然关严了,但血流信号表现出“反流”。这是因为超声检查反流是通过超声波探测血液流动的方向,如果正常的血流方向发生变化,就会检测出反流信号。有时候,心脏收缩时关闭瓣膜的力量使血流方向短暂改变,就会表现出反流的信号,这种“反流”就像关门时带过去的一股风,是瓣膜关闭的力量导致血流方向改变造成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反流。


  杨海燕强调,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则应该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如果是心脏疾病导致的瓣膜反流,长期中、大量反流,会对心脏功能及结构造成影响,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出现,此类患者需在积极治疗心脏疾病的同时,针对心脏瓣膜进行积极治疗。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一科医疗团队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脉造影术、冠脉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在老年心衰非药物治疗,如体外反搏、心脏康复治疗及老年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老年严重心力衰竭和脏器功能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
0311-89892578
0311-89892579

 

 

专家简介

  杨海燕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心内科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高血压、肺心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等危重症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文字整理/陈慧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