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自认为身体不错的王奶奶到医院做体检,B超报告提示颈动脉有大大小小的斑块,她开始忐忑不安,紧张得脖子都不敢轻易扭动,生怕斑块脱落引发脑中风。“我什么症状都没有,到底需不需要做治疗?”
其实,有不少人和王奶奶一样,拿到体检报告单都会发出这样的疑惑。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到底意味着什么?动脉斑块会不会造成危险?
为什么会长动脉斑块?
动脉斑块的高发人群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人群,斑块的形成与此类疾病导致的内膜损伤相关。
血管内的脂类物质黏附沉积于血管壁,起初表现为内中膜的不均匀增厚,内中膜厚度超过1.5毫米即为斑块,斑块严重者甚至会堵塞动脉,不容小觑。
斑块会影响哪些组织的血供?
颈动脉在哪里?稍微转一下头,脖子上会突出一块儿肌肉,这块肌肉叫做“胸锁乳突肌”,颈动脉就从这块肌肉的后面穿过。把手指放到颈部气管的两侧,稍向肌肉里侧摸一摸,能感觉到跳动的地方,就是颈动脉了。脖子两侧各有一条。
颈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进入颅内,分布到脑和眼眶内,颈外动脉分布在头顶部和颜面部,颈动脉的分支颈内动脉能够直接向人们的脑组织提供血和氧气。颈内动脉供血不畅,患者的脑组织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症状,如头晕、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下降等;严重的,还会造成脑梗,希望大家重视。
如何判断斑块的稳定性?
生活中,很多人把斑块分为软斑块和硬斑块,通过软硬来判断其稳定性,这样是不科学的。
我们在超声工作中,通常根据斑块的形态、有无纤维帽、纤维帽表面光滑程度及其连续性,还要观察斑块内有无溃疡出血,内部回声及新生血管情况等来综合判断斑块的易损性。超声报告中的低回声斑块可能是胆固醇含量较高,或者存在出血情况;混合回声是低回声、等回声等各种情况并存,此类发生破溃的几率较高,如果斑块发生破溃,就会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脑血管的堵塞,形成脑梗塞。
稳定性斑块能“高枕无忧”吗?
有些人虽然是稳定性斑块,但是血管狭窄超过50%,危险仍然较大。因为颈动脉是供应大脑的主要血管之一,大约70%的血液供应来自于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或堵塞,会影响大脑供血,如果大脑缺血缺氧达8分钟以上,就会造成脑组织不可逆转的损伤,重者出现脑梗、脑中风。所以当颈动脉狭窄时,也需要谨慎对待。
总而言之,对于颈动脉斑块的危险性,要有正确的认识。
大多数人的斑块进展速度慢,也比较稳定,不用过度担心,只需定期复查即可。
易损斑块在颈动脉收缩或受到外力挤压时,有可能发生破溃,需要遵医嘱用药治疗。
有些人虽然是易损斑块,但是无“三高”、无不良生活习惯,经过综合评定,不需要用药治疗。
所以,发现斑块后是否用药,需要医生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功能科设有彩超室、心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室、肺功能室、无创肝纤维化室,可开展肝纤维化无创检测,胃肠超声造影检查,胸腔、腹腔、盆腔等各器官超声检查。
预约热线:0311-8989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