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占总人口的17.9%。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配戴“义齿”,也就是俗称的假牙。专家指出,“义齿”护理不当,有可能成为疾病的隐患,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义齿性口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戴“义齿”经常发生这些问题~~
睡觉不摘“义齿”
很多老人为了省事,睡觉前不摘掉“义齿”,这种做法为自身安全埋下了隐患。戴“义齿”睡觉,如果“义齿”脱落,有可能进入食道,造成食道损伤;吞到胃里后,若未能及时取出,还会造成胃出血、胃穿孔等,也可能伤到其他脏器,危及生命。
一副“义齿”戴到底,不及时更换
有些老人戴一副“义齿”时间久了,已经适应了,就一直戴着;还有些老人虽然已出现不适,但又怕麻烦不愿更换。实际上,一副“义齿”戴的时间过久,会加速牙槽嵴的吸收萎缩,牙床会加速变低,这样一来,就没了固定支撑“义齿”的位置,再想安装“义齿”就非常困难。因此,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并及时更换新的“义齿”。
戴“义齿”有哪些注意事项?
◇ 初戴假牙时,口内常有异物感,唾液增多,甚至有恶心、呕吐症状,有人还会出现发音不清、咀嚼不便,这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坚持戴用,以上症状便可逐渐消失。
◇ 摘戴“义齿”开始时应耐心练习,找到规律,不可急躁强行摘戴。摘取“义齿”不要以强力拉卡环,以免卡环变形。戴“义齿”时,要用手戴就位后再咬合,绝不可以用牙咬合就位,以免损坏“义齿”。
◇ 初戴“义齿”不宜吃硬食,应先练习吃软的食物,待适应后,再逐渐咀嚼较硬而脆的食物。
◇ 初戴“义齿”,可能有粘膜压痛现象,甚至出现粘膜溃疡,应复诊修改,如不能及时复诊,可暂时不戴,取下“义齿”放于冷水中。但在复诊前数小时必须戴上,以便能准确找出压痛点,便于修改。
◇ 饭后应取下“义齿”清洗干净后再戴上,以免食物残渣沉积于“义齿”上。睡前应取下“义齿”,用牙膏或肥皂水刷洗干净,置于冷水中,但不要用开水、消毒剂浸泡。
◇ “义齿”戴用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复查、修改,不要自行磨改,也不宜长期不戴,否则因口腔内组织的变化使“义齿”不能再使用。
◇ 戴用“义齿”后,每隔半年至一年到医院复诊检查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支持组织的健康。
◇ 取下“义齿”后,一定要将其与口腔内真牙齿的临界面刷净,清除食物残渣,避免真牙齿发生龋坏。
温馨提示:每半年到一年,一定要看一次牙!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口腔科成立于1984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科室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分科齐全的重要临床科室。门诊有近200平方米的就诊环境,有8台大型综合治疗机,数码牙科X射线机(IntraOS 70),高频电刀(Servotome)、口腔锥形束CT(CBCT)、根管治疗机、进口无痛超声牙周治疗仪、冷光美白仪以及完善的进口超声清洗、高温高压消毒设备。集治疗、修复、美容及牙齿保健于一体,让患者在舒适中轻松治愈牙齿疾病,让灿烂的笑容再次绽放。
健康热线:0311-898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