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有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组合”最为常见,且患病率逐年增长。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不可避免且非常普遍。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以及体脂的变化显著,改变药物分布、代谢和排泄,增加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风险,甚至造成残疾和死亡等严重临床后果。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主任刘翠青表示,一定要关注老年人多重用药的风险,进行科学指导,以避免或减少多药联合治疗时,药物相互作用给老人带来的危害。
老年人用药原则
受益原则:要求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适应证,并且用药收益大于风险,若有适应证但风险更大时,应选择疗效确切而副作用小的药物。
精简用药原则:联合用药品种越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越高,老年人用药常存在相同作用药物重复使用等问题,因此最好精简用药,要了解药物的局限性,抓主要矛盾,选主要药物治疗,选用兼顾治疗作用的药物,同时重视非药物治疗,减少和控制服用补药。
小剂量原则:剂量要准确适宜,老年人用药要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适宜于个体的最佳剂量,同时要遵循剂量个体化原则。
择时原则:选择最佳时间服药,根据疾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择时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暂停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是否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是病情加重,及时停药或者调整药物。
刘翠青强调,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用药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多重用药则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资源浪费、生命质量降低、依从性下降、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尤其对于老年人,身体肝肾功能下降,易造成药物储积中毒,并且对胃肠道造成极大负担。因此,老年人用药,不仅仅是药物的简单罗列,而需要由医师、药师、护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进行老年综合评估,通过全面、多维度评估,可使治疗与指南、功能、老年综合征以及预期寿命相匹配,从而识别和预防多重用药、药物相互作用及老年患者依从性差等相关问题。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是以诊治老年慢性疾病为主要特色的临床专科,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老年慢性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和护理经验。科主任刘翠青从事神经内科工作34年,在心脑血管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以及老年人“一体多病”综合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 0311-89892651 0311-89892696
专家简介:
刘翠青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主任医师,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科主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中老年保健协会帕金森病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睡眠医学学会理事会理事。石家庄市医学会卒中预警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一体多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