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是最典型和最基本的手术,可有效解除膝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功能,矫正畸形,获得长期稳定性。
对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来讲,术后科学的康复训练是获得手术预期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术后早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可预防术后关节僵硬和深静脉血栓、减轻肿胀、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和恢复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原则步骤
术后当天
手术当天一般要求去枕平卧,患肢伸直脚尖朝上放置,小腿及足跟下垫枕头,以抬高消肿,同时膝关节侧方予以冰袋冷敷减少渗出。
如术前存在屈曲畸形的患者,应该保持膝关节下空虚,24小时后表面予以2~4公斤盐袋压直。麻醉消退后,即可在床上坐起,同时可以锻炼。
第一阶段(术后1~2天)
踝泵练习
目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做法:患者平卧位,双下肢踝关节屈伸活动。
勾脚尖,停住维持10秒;绷脚尖,停住维持10秒;
脚用力做上勾和下踩的动作,每次200下,每个动作持续5秒,每天3~4次。
直腿抬高练习
目的: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
做法:患者平卧位,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床面20~30厘米处,保持5秒,慢慢放下。
膝关节完全伸直练习
方法一:患者自行压腿并用力伸膝(左)
方法二:辅助压腿至膝关节后方与床面无间隙(右)
自然屈膝,用力伸直膝关节,停住维持5秒,慢慢放下(要点:努力伸直)。
第二阶段(术后2~5天)
方法一:床上自行抱腿屈膝,足跟紧贴床面
方法二:床边行小腿“打水”动作
方法三:床边自行压腿或由陪护人员辅助压腿
辅助行走练习
方法:在陪护人员陪护下,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负重约10公斤,开始时原地高抬腿踏步,之后高抬腿行走,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
要点:先向前移动助行器,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着地,最后用前足蹬地向前迈步。
第三阶段(术后一周~三个月):
进一步加强提高前3周效果,增加患肢活动范围及负重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 独立完成穿鞋、袜、裤等日常生活动作。
● 可在轻度倾斜坡面上,独立行走。
● 除弯膝功能训练外,还得注意伸膝的功能训练,如坐位压腿等。
● 行走时不晃肩、不晃腰;高抬腿屈膝,脚落地时膝关节完全伸直。
总之,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术后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关键。一个针对性强并被有效贯彻实施的康复训练计划,可以让患者尽早获得独立活动的能力,并具备进行更高级活动的可能。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骨二科开展膝关节阶梯手术治疗,如微创关节镜清理术、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表面置换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等,结合患者实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服务热线:0311-8989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