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糖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范围,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临床上,一般可以通过检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糖耐量等相关检测项目来判断人体血糖不同时期的变化。
那么,检测血糖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血糖检测 血糖检测一般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
空腹血糖:禁食禁饮至少8小时后检测,可直观判断患者即时血糖浓度水平。
正常值为3.89-6.11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饮食(吃第1口开始计时)后2小时检测,判断患者正常饮食后,机体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将血糖浓度恢复至正常水平,可用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早期发现。
正常值为3.89-7.8mmol/L
注意事项:当患者某次血糖检测出现异常时,不能直接判定为糖代谢紊乱。此时,应嘱咐患者正常饮食,不做剧烈运动,在接下来的一星期内复查血糖2-3次,结合3次血糖结果综合判断。
尿糖检测 尿糖是指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正常人尿糖甚少,一般方法测不出来,只有当血糖过高,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肾糖阈,一般为8.9mmol/L),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注意事项:尿糖的检测试剂采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检测尿糖时,不要服用具有还原性的药物或食物,如维生素C等。
某些患者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异常直接导致肾糖阈出现变化,此时,应注意以血糖浓度变化为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人体血液中糖类物质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此过程是缓慢的、持续的、不可逆的。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反映患者近8-12周血糖的平均水平,不受即时血糖水平的影响,可与空腹血糖联合检测,判断患者近一段时间内血糖的稳定情况。
此检测项目对患者饮食无要求,但要求近期内不要剧烈运动。同时,当患者本身存在血红蛋白异常(一般为遗传病)、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如运动员)等血红蛋白出现结构或浓度异常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口服糖耐量检测 口服糖耐量检测,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判定及分型。通过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判别预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糖耐量检测需要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餐后半小时、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的静脉血,分别检测患者5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C肽的水平。
注意事项:一般要求患者5分钟内饮入250亳升含75克无水葡萄糖的糖水,直至5次抽血完毕,不进食及饮水。
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检验科拥有迈瑞BS-2000M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曹公司生产的TOSOH-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迈瑞BS-6000i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以及多台中高速低温离心机等先进设备,检测项目均采用中、高双质控水平的质控物保证准确性,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先进的检验仪器和不断改进的检验技术,保证各项检测的准确性、及时性,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