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带您了解磁共振成像
时间:2025-09-26 17:24:28
作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磁共振成像(MRI)是用非电离辐射生成诊断影像的技术。其扫描仪核心为主磁体,可产生强静磁场,扫描时患者平卧于磁体腔。设备发射射频脉冲,捕捉组织反馈信号,经计算机处理重建出断层图,无需调整体位就能获取多维度解剖影像。

MRI 借助非电离辐射成像,扫描仪主磁体产生强静磁场,患者扫描时平卧腔内。设备通过射频天线发脉冲、收信号,经计算机处理重建断层图,能突破平面限制,呈现多维度人体解剖结构。

磁共振成像的优势

1、无电离辐射

区别于CT的X射线,适用于需重复检查或辐射敏感人群。

2、多平面成像

无需改变体位即可获取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斜面图像,CT仅能在各向同性体素数据基础上进行多平面重组。

3、卓越软组织对比

显著优于CT与平片,是脑、脊髓、关节等软组织结构的首选检查。

4、无创血管成像

部分血管成像无需对比剂。

5、功能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波谱分析、灌注成像等技术实现组织微观特性评估,功能磁共振(fMRI)可解析脑功能网络。

磁共振成像的局限

1、成本与时效

MRI检查费用远远高于CT,且单次扫描的时间较长。

2、患者耐受性

MRI设备的噪声大,且有发生幽闭恐惧的风险(MRI扫描孔径通常在60-70cm,密闭的空间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慌)。

3、伪影干扰

MRI存在诸如磁敏感、运动、化学位移等多种类型的伪影干扰,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对图像的解读。

*非兼容性金属植入物(含铁磁性材料)属绝对禁忌,不可以进行MRI扫描。

*重症患者,需专用的MRI兼容生命支持设备,常规的心电监护设备不能进入扫描室。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