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的长辈因为中风、术后虚弱或吞咽功能退化等原因,无法安全有效地经口进食,医生则会建议为这样的老人留置胃管。胃管(也叫鼻饲管)就像一条“营养通道”,能帮助无法顺利经口进食的长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是维持健康、帮助恢复的重要方式。今天大家聊一聊,这条“营养通道”重要性以及我们在家里如何用好它。
常见需要插胃管情况
1、吞咽困难
如中风、帕金森、认知障碍症等,容易呛到,引发肺炎。
2、意识不清
如昏迷、长时间嗜睡,无法主动进食。
3、口腔或食管问题
如肿瘤或术后无法正常吞咽。
4、严重营养不良
需要额外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液。
居家护理关键点
1、固定牢靠防脱落
①用医用胶布把胃管固定在鼻翼和脸颊,注意不要过紧;
②每天检查胶布是否干净、粘贴是否牢固,脏了或松了要及时更换;
③可额外用棉绳或丝带在脑后固定,减少管子晃动;
④建议穿着开襟衣物,避免穿脱时拉扯到胃管。
2、保持清洁防感染
①口腔护理:即使不吃东西,每天也要至少2次为长者清洁口腔,用软毛牙刷或湿纱布轻轻擦拭牙齿、牙龈和舌头。
②鼻腔护理:每天用温水棉签清洁另一侧鼻孔和胃管周围的皮肤,可涂少量润肤油保护。
3、正确喂食保安全
喂食前:
①查位置:看看胃管外露的长度标记是否和之前一样。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若有连续气泡冒出(可能误入气道),不要喂食;
②查胃内残留:用注射器回抽,如果抽出物超过上次喂入量的一半(如上次喂200ml,这次抽出超过100ml),应暂停喂食并咨询医生;
③查通畅:先注入20-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确保通畅。
喂食时:
①让长者半躺着(床头抬高30-45度),喂食期间和喂完后1小时内不要平躺,防止呛咳;
②营养液温度要接近体温(滴在手腕不烫为宜);
③推注营养液时要缓慢,不要用力过猛;
④自制流食(如米汤、菜汁等)一定要过滤到完全没有渣滓。
喂食后:
①再注入2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
②盖好胃管末端的盖子;
③保持半卧位至少1小时。
常见问题处理
1、胃管堵塞
用温开水轻轻脉冲式冲洗(推一下停一下)。不要用大力推注,以免损坏管子。若无效,请联系医护人员。
2、胃管脱出
千万不要自己尝试重新插入,用干净纱布包住管子末端,立即联系医生或去医院。
3、腹泻或便秘
可能与营养液类型、温度、输注速度或水分有关。记录排便情况,及时与医生或营养师沟通。
4、皮肤压红
如鼻翼或脸颊处发红,可调整胶布位置,或使用保护性敷料。
带着胃管生活,老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或情绪低落。您的关心和理解非常重要。
1、耐心沟通
告诉他胃管是帮助恢复的“能量管”,必要时可暂时使用。
2、融入日常生活
如果条件允许,让长者坐在餐桌旁参与家庭用餐时光,用棉签蘸温水湿润嘴唇,保持参与感。
3、多关心鼓励
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多微笑、抚摸、鼓励,让他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温馨提醒
请保存好医生或护士的联系方式,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咨询专业人员,不要自行处理。您的细心照护是长者安全舒适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