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以下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一、胸痛
1、症状特点
这是心脏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胸部的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也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2、引发原因
冠心病为例,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时,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引发心绞痛,出现胸痛症状。
二、心悸
1、症状特点
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或心跳有力等不同情况。有些人描述为心慌、心跳乱跳或心跳暂停感。
2、引发原因
常见于心律失常,如早搏、房颤等。此外,心脏神经官能症、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饮酒、喝咖啡等也可能导致心悸。
三、呼吸困难
1、症状特点
早期可能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如爬楼梯、快走等,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在休息时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需要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来缓解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
2、引发原因
当心脏功能受损,如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引起呼吸困难。
四、乏力、头晕
1、症状特点
全身感到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头晕可表现为头部昏沉、眩晕,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黑矇甚至晕厥。
2、引发原因
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头晕,而身体各部位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则会导致乏力。
五、水肿
1、症状特点
多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按压后可出现凹陷,且凹陷不易恢复。严重时可发展至全身水肿,还可能伴有胸水、腹水等。
2、引发原因
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
六、紫绀
1、症状特点
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呈现青紫色,常见于口唇、指(趾)末端等部位。
2、引发原因
当心脏疾病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紫绀。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导致动静脉血混合,使血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出现紫绀。
心脏是生命的“永动机”
“心”健康
生活才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