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症状却隐藏大风险!老年人小心“隐性误吸”
时间:2025-01-22 08:42:50
作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误吸可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
显性误吸
显性误吸是指误吸发生后,患者即刻出现刺激性呛咳、声音嘶哑、气急、甚至哮喘。呼吸困难是其首发和突出表现。
隐性误吸
隐性误吸是指误吸当时不出现咳嗽等外部体征,没有刺激性呛咳、气急等症状,往往直到出现吸入性肺炎才被觉察,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注意,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等。
国外文献报告显示,误吸发生率为22%-88%,其中隐性误吸发生率为20%-72%;国内文献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误吸发生率一般为15%左右。发生误吸的患者引发肺炎的风险是其他患者的4倍以上。
既然隐性误吸比例这么高,风险又这么大,那容易导致误吸的原因有哪些呢?
01吞咽功能障碍:表现为流涎;进食时吞咽缓慢、哽噎;吞咽后口腔内有食物残留。
02咳嗽反射能力减弱。
0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腹胀、反酸、呃逆、呕吐。
04口腔问题:口腔干燥、不清洁;口腔黏膜疾患;牙齿疾患或缺如、义齿不适。
05不良进食习惯:进食速度过快、一口量过大、总量过多;进食刺激性食物;餐中注意力分散;卧位进食。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一组针对老年人吞咽功能,给予完整评估,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动态调整,最大程度预防误吸所致窒息的发生,为老年人安全颐养天年保驾护航。
供稿|老年科 马红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