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是否发现
冬天早上起床后血压很容易飙升
甚至吃降压药都不管用了
特别是老年患者
血压增高同时
还会有如同“过山车”式波动
为何冬天会出现这种情况?
让我们一探究竟!
为什么冬季血压会升高?
天气寒冷时,毛细血管遇冷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增加心脏收缩后负荷,血压就会不同程度地升高,高血压患者和老年人往往合并动脉硬化,血管调节能力比较差,在寒冷的冬天,血管收缩更加明显,血压波动也就更大。
当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作用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交感神经开始活跃,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也开始上升,会刺激周围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冬季时,血压容易“失控”,脑卒中、脑梗、中风、冠状动脉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等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也会激增。
冬季如何更好地控制血压?
01加强血压监测遵医嘱用药
勤测血压,尤其是早晚血压,高血压患者建议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如果血压波动明显,注意及时就医。一定不要随意加大降压药的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用药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02做好保暖,适量运动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要更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及时添加衣物。
避免寒冷刺激,不去温度特别低的地方,也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早晚洗脸刷牙时要用温水,以免冷水刺激血管,引起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不要在清晨低温的时段外出锻炼,可选择在下午温度较高的时间,或在室内锻炼,锻炼前做好热身,运动量力而行,避免突然用力。
0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血压控制。建议您确保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每天8小时;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戒酒;避免不良情绪和过度疲劳;控制体重: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成年人BMI:18.5-23.9kg/m2,其中,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供稿|心 内 一 科 崔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