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
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
80岁及以上一般为高龄老人
长寿老人定为90岁及以上
高龄、衰弱老年人往往存在进食受限,味觉、嗅觉、消化吸收能量降低,营养摄入不足等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增加了高龄老年人的膳食指南。
核心推荐
◆ 食物多样,鼓励多种方式进食
◆ 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 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适量蔬菜配水果
◆ 关注体重丢失,定期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 适时合理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 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食物多样,鼓励多种方式进食
吃好三餐,保证充足食物摄入。早餐可以选择1个鸡蛋,一杯牛奶,1-2种主食;中餐和晚餐可以各选择1-2种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种豆制品。
少量多餐,进餐次数宜采用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加餐和正餐的食物相互弥补,中餐和晚餐的副食尽量不重样。
规律进餐,建议老年人按自己的作息规律定量用餐,早餐6:30-8:30,中餐11:30-12:30,晚餐17:30-19:00,睡前一小时不建议用餐。
若老年人选择供餐或送餐上门,老年供餐机构应配有营养专业人员,合理配餐。
选择质地细软,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 高龄老人咀嚼吞咽功能、消化能力进一步减退,应选择松软易消化食物,如软米饭、烂面条、肉末、肉丝等,糙米、燕麦等粗杂粮加水浸泡后再蒸煮。
◆ 尽量不吃油炸、烧烤、质硬的食物,如烤鱼片、蚕豆等。
◆ 选择少带刺、带骨的食物。
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适量蔬菜配水果
◆ 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多选择鱼肉、禽类、瘦肉、鸡蛋、奶制品等,做到合理膳食。
◆ 食物烹制要细软,如蔬菜可切碎、刨成细丝,肉类可制成肉丝、肉片、肉糜,鱼虾可做成鱼羹、虾仁等。
关注体重丢失,定期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 经常监测体重,建议每个家庭配制体重秤,早上起床排尿、排便后进行称量,一个月最少称两次。
◆ 体重过轻或近期体重下降的老年人,应进行医学营养评估,预防营养不良。
适时合理补充营养,提高生活质量
◆ 高龄老年人进食量不足目标量80%时,可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营养。
◆ 若已出现营养素缺乏临床表现,可在医生或营养师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素补充剂。
◆ 有吞咽障碍的老人要调整食物质构,流体食物黏度适当,固态食品不易松散,减少进食引起呛咳、误吸的风险。
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高龄老年人应减少静坐躺卧,任何形式、任何强度的身体和益智活动,都有益于身心健康。可选择步行、快走、打太极等身体活动及下棋、阅读等益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