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中国女性
发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趋势明显
老龄化、肥胖、吸烟饮酒
生育推后、致密乳腺组织……
这些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
都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这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 一级亲属如母亲、姐妹或女儿患过乳腺癌者。
◆ 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和绝经年龄迟于55岁者。
◆ 初产年龄在30岁后,40岁以上未孕,独身,结婚迟和婚姻持续时间短的女性。
◆ 一侧患乳腺癌,另一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 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者。少年时期受到辐射者危险性较大,辐射诱发乳腺癌通常需要10~15年或更长的潜伏期。
◆ 患乳房良性疾病,如乳腺小叶或导管增生的患者。
◆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显著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
◆ 40-60岁的女性。

定期自查,远离乳癌
自查时间在月经来潮后9-11天为宜。已经停经的妇女,也应每月选择固定一天检查。
自查方法:在光线良好的地方,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或置于膝上。用指腹(不是指尖)按顺时针方向触摸乳房,不能挤捏。如果发现乳房部位有肿块,应尽快找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
自我检查时,不可用力推拉,因为恶性肿瘤受到推拉挤压后,容易导致癌细胞扩散。肥胖或乳房较大者,在坐位检查后还应卧位检查,并在肩背部垫一枕头,使胸部隆起,这样不易遗漏小肿块。
发现乳腺癌,不能全靠自检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有1/3的肿瘤患者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肿瘤彻底治愈,乳腺癌就是其中一种。早期发现乳房病变,除了我们熟悉的定期自我乳房检查外,需要强调的是“发现乳腺癌不能全靠自检”。
传统上乳腺病灶的发现主要依靠临床体检和女性自检,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定期的乳房自检所发现的乳腺癌,并不能降低其死亡率。有资料显示,以乳腺癌普查为目的的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临床体检或自我检查难以发现的早期乳腺癌,尤其是以乳腺钙化灶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乳腺癌,对早期发现乳腺癌,降低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做好筛查,降低乳腺癌风险
乳癌如能早期发现,治愈率高达80%以上,因此,女性应坚持定期检查,检查从30岁开始。普通人群30-49岁,每1-2年1次;50岁或50岁以上妇女,每年1次。高危人群,30岁以后每年1次。
防癌小贴士
除了做好筛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改变的细节,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 保持健康体重;
◆ 不久坐,至少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戒烟戒酒;
◆ 如果有生育计划,尽量在 30 岁前生育;
◆ 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
◆ 慎重选择围绝经期的雌激素补充治疗;
◆ 尽量不做昼夜颠倒的工作;
◆ 定期去医院体检,不要依赖自检。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以微创外科、腹腔镜手术作为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熟练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脏手术以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疝修补术等微创手术。对恶性肿瘤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开展“一站式”综合治疗,包括术前辅助治疗,标准化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术后化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服务热线:0311-89892572 13831101039
普外科 微创技术团队
刘坤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普外工作,曾于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无张力疝修补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技术;2014-2015年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进修学习,主攻胃癌以及结直肠癌方向;2016年赴日本相泽病院研修学习,擅长甲状腺、乳腺、胃、结直肠肿瘤的诊治,精于腹股沟疝的各种术式以及肝胆胰腺疾病的诊治。承担河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曹盛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普通外科工作近20年,在甲状腺、乳腺、肝胆、胃肠疾病的诊治与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16-2018年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进一步研究学习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擅长普通外科以及肝胆外科各种常见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参编著作5部。
刘璋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2年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内访问学者,学习方向为乳腺及甲状腺疾病。擅长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尤其对于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入研究。发表文章14篇,参编著作主编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