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但公众对它的认知程度却远远不及高血压和冠心病。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其设立的初衷是希望提升公众对房颤的重视程度,提高房颤预防水平。
房颤全名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有哪些症状?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二科主任索云锡介绍,房颤号称“无声杀手”,许多患者初次发现是由于心衰或脑卒中。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痛、胸闷,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头晕、晕厥等。
有些人耐受力强,房颤时没有不适感觉,尤其在心率不快或房颤持续时间较长时,也正因如此,房颤会被很多人忽视,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索云锡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手搭脉搏,看跳动是否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如果发现异常,建议尽快到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确诊,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更要引起重视。
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有两个主要危害: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
房颤容易导致脑卒中。房颤时滞留的血液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到达脑部,阻塞脑部血管,造成缺血性卒中。相比与正常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增加5倍,痴呆风险增加2倍。
房颤加重心衰,心衰患者心房负担重诱发房颤,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为54%,房颤患者心衰发生率为33%,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再住院率和远期死亡率明显增加。
房颤如何预防?
索云锡说,目前认为引起房颤的因素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睡眠暂停、心肌病、肥胖以及年龄、烟酒等。有明确病因的患者,要控制疾病,减轻心房负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保持心情愉悦,做中等强度的运动等。
索云锡提醒大家,为了心脏健康,日常饮食要清淡、低盐,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饮用浓茶、咖啡,避免熬夜过劳、大喜大悲等,以免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二科医疗设备齐全,诊疗手段和经验丰富,擅长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肌炎、心肌病等疾病的评估、诊治。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起搏器置入术等,同时开展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综合诊疗特色明显。
服务热线:0311-89892577 0311-89892580
专家简介:
索云锡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的防治及心肌梗死、脑卒中、急性心衰等的救治,熟练掌握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