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已过,热情洋溢的盛夏,正向我们走来……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阳”是生命之本,养生就是养阳气,阳气足,人就不易生病,“养阳”是夏季养生的关键。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夏季属火,火气通于心,“夏”对应于五脏的“心”,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因此,“养阳”重在养“心”。
立夏后,人体阳气不断向外生发,人体处于外热内虚、上热下寒状态,艾灸能升阳补气、祛瘀散寒、活血化瘀,此刻,艾灸调理事半功倍。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养心安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除湿的穴位,适用于居家艾灸保健调理。

神门穴:人体精气神的大门
是手少阴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内关穴:心脏保护伞
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强壮身心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三阴交:温肾健脾
是足太阴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时间 每天一次,每次每穴20-40分钟,一周3-5次。
贴心提醒
◆ 如果感觉燥热,艾灸时,灸火进入体内,将身体气机调理通畅后会感觉清爽,以热制热,不仅能消暑,还能调理脾胃,可谓一举两得。
◆ 艾灸后不要立即洗澡,避免吹风受寒,多饮温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冰水。
◆ 艾灸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合。中医辨证,认为病因为寒湿入侵、气血不畅、阳气虚脱者,通常都可进行艾灸。但热证、阴虚有热者,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潮热盗汗者,糖尿病患者和孕妇都不宜艾灸。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感觉障碍,对外界温度不敏感,容易被艾条烧伤,且烧伤后伤口极难愈合,建议以上人群到医院由中医师辨证施灸。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先进科室,河北省中医药中医老年医学重点学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专业组组长单位。中西医结合采用益气扶正,疏肝解郁,润肠通便,清热滋阴等方法,治疗老年性疾病,如老年肾病、血液病、肿瘤及老年疑难杂病等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方法,即“营养加心理,个体加指南”,擅长治疗老年眩晕、汗证、失眠、瘙痒、褥疮、消渴、便秘、关节肿痛、水肿、哮喘、腰腿疼痛,擅长应用中医中药、针灸、刮痧、拔罐、小针刀、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推拿、药浴等治疗老年疾病,注重老年医疗、护理、生活、心理、康复,开展以医疗为主体的“无陪护”服务,以患者返回家庭、返回社会为目的,倡导中西医结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服务热线:0311-89892656(门诊) 0311-89892669(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