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缩小哮喘照护上的差距”。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呼吸肾内科主任王海娟提醒大家,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哮喘治疗需要全程管理,长期规范用药。
全程管理是防治关键
在哮喘管理及治疗过程中,做到全程管理非常重要。
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成年人中,有不少哮喘病隐匿患者,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患有支气管哮喘,更无从谈起及时、有效治疗,王海娟说,虽然典型的支气管哮喘表现是喘息,可也有不少患者只是干咳,并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也有一部分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与气候、季节密切有关,当遇到过敏原时,才会引发哮喘症状,这部分人群并没有意识到是得了哮喘,而认为只是过敏而已。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
支气管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重在早筛查、科学治疗。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都能早期准确筛查出支气管哮喘,而全程有效管理,则需要患者及家属、医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治疗需要长期规范化用药
从临床上看,有90%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规范治疗。不少患者对哮喘治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用药后不再喘了就可以停药,有些人则是对含有小剂量激素的吸入性药物心存疑虑,担心有副作用而不坚持用药。
王海娟说,哮喘治疗的目标是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发作。用药后,即使症状消除,也不要马上停药,因为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还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
哮喘的规范治疗主要是“抗炎+解痉”联合用药,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支气管扩张剂。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控制,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肺功能也会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如果能抓紧这个时期接受规范治疗,大都能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哮喘急性发作通常有诱发因素,可因患者自行改变(减量或停用哮喘控制药物)治疗方案而导致,也可由病毒感染、接触过敏原等因素触发。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后,一定要找到急性发作的诱因并制订避免再次发生的措施,及时调整控制性治疗方案,以防再次急性发作。
王海娟介绍,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每一次哮喘发作后都会对肺功能带来损伤,让患者用最少的药和最低的剂量保持病情稳定、不发作,是目前治疗的出发点及落脚点。治疗方案的制定、变更,药物的减量、停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决定,否则很可能导致前期治疗效果丧失和疾病加重。
王海娟说,为让哮喘患者得到科学治疗,规范管理,呼吸肾内科建立了哮喘患者微信沟通群,医患在群里及时交流,帮助患者了解哮喘防治知识,加强自我管理,使哮喘管理更有效。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呼吸肾内科拥有以“北京301医学专家”为专业带头人的呼吸诊疗团队,对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急性支气管炎、各种细菌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重症肺炎、急慢性呼吸衰竭、肺血栓栓塞症、支气管扩张症、睡眠呼吸暂停、气胸、胸腔积液、支气管肺癌、间质性肺病、职业性哮喘等综合征的规范化治疗和长期管理、救治方面有较强的实力,对呼吸衰竭、肺栓塞、大咯血等危重症的救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670 0311-89892568 0311-89892569
专家简介:
王海娟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呼吸肾内科主任,曾在北京总医院从事呼吸危重症专业15余年,为军队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气管哮喘委员会委员,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病,重症感染,急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及肺部肿瘤相关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