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运动障碍共分三期,即迟缓期、痉挛期、恢复期,痉挛期患者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抗痉挛模式训练,预防和控制肌张力增高等异常发生。
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多数以患侧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模式为主。抗痉挛训练主要方法如下:
上肢抗痉挛训练
被动活动患侧肩关节和肩胛带。

患者仰卧位,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患侧手大拇指在上,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上举,使患臂伸直。此训练可帮助恢复肩关节运动功能,预防肩痛和关节挛缩。
下肢控制能力训练
卧床期间进行下肢训练可以改善下肢控制能力,为以后行走训练做准备。
髋、膝屈曲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护士或家属一手将患足保持在背屈位,另一手扶持患侧膝关节,维持髋关节呈内收位,保持患足不离开床面,做髋、膝关节屈曲运动,然后再缓慢地伸直下肢,如此反复练习。
踝背屈训练:患者取仰卧位,护理人员或家属辅助患者双腿屈曲,双足踏在床面上,使足底支撑于床面,帮助患侧足背屈。让患者主动保持该位置,随后指示患者主动做踝背屈、背伸动作。患者不能主动运动时,可以由护理人员或家属进行被动运动。
下肢内收、外展控制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展,然后水平向内向外活动下肢,使髋关节内收外展。患者不能主动运动时,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辅助被动运动。

桥式运动-双侧桥式运动:患者取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两腿屈曲,足踏床面,然后将臀部主动抬起,并保持骨盆成水平位,维持3-5秒后慢慢放下。

桥式运动-单侧桥式运动:在患者较容易地完成双桥式运动后,让患者悬空健腿,仅患腿屈曲,足踏床面抬臀。
桥式运动-动态桥式运动:患者仰卧屈膝,双足踏住床面,双膝并拢,健腿保持不动,患腿交替做小幅度的内收和外展动作,并学会控制动作的幅度和速度。然后辅助患腿屈膝位,健腿做内收、外展练习。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康复医学科根据神经系统疾病遗留的后遗症,从早期康复入手,致力于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如针对运动障碍,采用减重步行训练、被动运动训练及经颅磁刺激等;针对吞咽功能障碍,采用冷刺激和空吞咽法、模拟吞咽训练法及口唇和舌训练等;针对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治疗等。与此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早期针灸、中药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科病区位于医院住院楼16楼,重点收治各种脑血管疾病恢复期遗留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言语或吞咽功能障碍者、骨科术后或运动损伤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者、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患者及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住院治疗。如果您有相关问题,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
服务热线:0311-8989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