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绝经后再出血,警惕子宫内膜癌
时间:2021-12-24 16:15:48
作者:施青

  55岁的王女士绝经3年了。1年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行诊断性刮宫术并送病理检查,但王女士一直以工作忙为由,未及时检查。1年来,出血断断续续、时多时少。1个月前,出血时间延长且一直不干净,小腹还隐隐作痛,于是,王女士再次到医院就诊。医生做详细妇科检查,宫颈筛查正常,但妇科彩超提示子宫内膜显示不均匀,增厚局部见一厘米大小中高回声,宫腔积液。医生立刻给王女士安排了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出来了,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百分之20到30%,平均发病年龄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内膜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外源性雌激素

 

  不规范的雌激素补充治疗、滥用雌激素:对于有子宫的患者,经任何途径使用全身性雌激素治疗时,若没有同时给予孕激素,发生子宫内膜增厚甚至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增高。

 

  服用他莫昔芬: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常用于乳腺癌患者,会增加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增厚风险,该影响与使用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2、内源性雌激素

 

  长期无排卵:长期无排卵患者,会继续生成雌激素,却无充分孕激素生成来拮抗雌激素生成,子宫内膜会持续增生变厚,继而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内膜癌。因此,如果还未绝经,出现2个月以上的停经要引起注意,在排除怀孕情况下,要”人为“让子宫内膜脱落。

 

  未经产和不孕:与子宫内膜增厚有关,此相关性很可能与不孕患者无排卵月经周期的发生率较高有关。

 

  肥胖:由于肥胖患者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即便是新陈代谢正常的肥胖患者,其内膜癌风险也可能升高。

 

  分泌雌激素的肿瘤:卵巢颗粒细胞瘤是最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内膜癌相关的肿瘤类型,在这些肿瘤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发生率为25-50%,内膜癌为5-10%,内膜癌往往处于早期且分化良好。

 

  月经初潮和绝经晚:一些研究发现,月经初潮早是内膜癌的危险因素,绝经晚与内膜癌风险增加相关的潜在机制,可能是暴露于雌激素刺激的持续时间较长。从这点来看,绝经也不是越晚越好。

 

  3、遗传因素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患者可出现内膜增厚,发生内膜癌的终生风险高达71%,在所有内膜癌患者中,此病患者占2-5%,且发病年纪更轻。

 

  如何及早发现内膜病变?

 

  以下人群需要尤其注意预防↓↓↓

 

  ◆ 子宫内膜增厚、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人群;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 绝经晚和终身未育的女性;

 

  ◆ 需要服用他莫昔芬等抗肿瘤药物的乳腺癌患者。

 

  绝经后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内膜病变

 

  异常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周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阴道排液:多为血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下腹痛:一般为下腹胀痛或痉挛样疼痛,多由癌肿累及宫颈内口造成宫腔积脓引起,如果病灶侵袭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也可引起下腹痛或腰骶部疼痛。

 

  不过,即便是出现了这些症状,也不要过度焦虑,不一定就是癌,只是提醒大家及时就医,规范诊治,即便已经绝经,还是建议每年定期体检,检查肿瘤标志物。妇科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宫腔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采取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进行内膜活检,目前,内膜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仍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妇科拥有阴道B超,电子阴道镜、盆底评估康复治疗仪、LEEP刀、微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妇科臭氧治疗仪、乳腺血氧成像系统等先进设备,开展阴式子宫手术、腹腔镜手术、阴道成形术、LEEP刀、微波手术等。对妇产科疑难病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微创手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科炎症、妇科内分泌疾病治疗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服务热线:0311-89892593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