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专家讲堂 | 警惕卒中症状 尽早识别救治
时间:2021-10-28 17:59:04
作者:文字整理/罗力亚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旨在呼吁加强公众对卒中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控制脑卒中高危因素,提高卒中识别能力,减少因卒中导致的死亡、残疾。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被称为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日”到来之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主任刘翠青提醒公众,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并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预防卒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纠正错误的观念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暴饮暴食,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戒烟、减肥、增加运动,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远离“三高”

 

  在危险因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30%;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及早发现“三高”。早期或轻度“三高”患者,首先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治疗,戒烟、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减轻体重,效果仍不佳者,应采用长期药物治疗。

 

  同时,一定要结合个体情况尽早测量、监测血压,如定期体检,或每隔半年测量一次血压。一旦出现高血压,就要提高监测频率。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近2倍;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此外,过量饮酒也会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减重+多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卒中风险会增加6%,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更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强烈预测因子。

 

 

  增加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可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其防治效果甚至可能优于药物疗效。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 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对于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2-3分钟的身体活动。

 

 

  控制饮食,做到少吃盐(每天不超过6克),多吃鱼、蔬菜水果,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和低脂奶制品,丰富膳食种类,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摄入合理能量,保证规律饮食。

 

  控制情绪、避免激动

 

  卒中的爆发就像小火星点燃鞭炮一样,鞭炮与火星引子缺一不可。激动的情绪,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管是令人兴奋的顺境,还是令人气愤的逆境,我们都应该控制好情绪,不要激动,避免不必要的后果。

 

 

  刘翠青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情况出现时,就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同时,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也是预防中风的关键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卒中的预防是系统工程,除了优化生活习惯外,还要注意监测常见的疾病类危险因素,如房颤和其他心脏类疾病、颈动脉狭窄、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偏头痛等,一旦发现,尽早就医、综合评估、规范治疗。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拥有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护团队。以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并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人神经与心理疾病、衰老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广泛研究,具有全科医学服务功能。

 

  服务热线:0311-89892651 0311-89892696

 

  专家简介:

 

  刘翠青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北省睡眠医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疗。在老年一体多病、多器官功能障碍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