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步入老年,医院常跑,药房常去,一日三餐不一定按时吃,但各类药物却是少了一顿都不行。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九九重阳•久久健康”大型惠民月期间,我们一起学习老人用药知识,为爸妈科学用药提个醒~~
据一项对上海社区老年人用药的调查显示,51.33%的老年人每天服药,其中18.74%的老年人每天同时服用3种药物,2.52%的老年人同时服用6种药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药物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误区一:多“屯药"以备不时之需
几乎每位老人都有自己的”小药箱“,存有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肠胃病等药品,可是,这些小药箱往往长期得不到清理,存着不少失效变质的过期药,服后不但不治病,还会损害健康。必须对小药箱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整理,及时妥善处理过期药品。
误区二:身体稍有异常就用药
老年人退休后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有时身体稍有不适,就急着吃药治病。其实有些不适有可能是因年龄增长引起身体的某些器官、组织的退行性改变,这种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药物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误区三:吃药跟着广告走
不少老年人热衷于商家举办的各种免费健康讲座和“优惠”购药、赠药活动,可这些药品或保健品,其内在成分、含量等都不清楚,如有很多宣称是“纯中药制剂”的降糖药,里面却掺入了违禁西药,服用后会造成血糖骤然下降。因此,老年人一定不要轻信广告宣传,不要跟着广告吃药治病。
误区四:同一时间多种药一起吃
老年人往往同时身患多种疾病,很容易出现同一时间段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现象。事实上各种药物之间,有的是相互作用,增加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有的则可能会降低疗效,甚至出现毒副反应。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规定时间服药。
误区五:认为保健品也能治病
现在市面上的各种保健品名目繁多,有些保健品滥竽充数,夸大其词,实际上是在愚弄和欺骗消费者。即使是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正规保健品,也只能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不能替代药物使用。本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一味”抱着“保健品当药吃,往往会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误区六:中药可以随意用
人们一般认为,中药副作用要比西药小。其实,有些中药副作用也很大,如果服用不当,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在国家药典中,除一般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中药外,还把有毒的中药按三级划分,分别注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药物还注明了其肾毒性、肝毒性等。所以,老年人千万不能随意自作主张服用中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
另外,进入秋冬季节,老年人不妨多吃些温性食物,如新鲜的牛羊肉,多喝些鱼汤、骨头汤、羊肉汤炖萝卜等,这些食物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还要搭配着吃蛋类、蔬菜、谷类食品,以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
如需咨询用药相关问题,请致电~~
服务热线:0311-898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