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听说糖尿病人得尿毒症的不少,尿毒症最后得换个肾才能活命吧?”
“赵主任,我得糖尿病10年了,怎么才能知道肾是不是有问题?”
出门诊、查房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非常关心自己的肾脏健康,而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全身主要器官,如心、脑、眼、肾等的病变,这些病变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糖尿病肾病(DN)因其潜伏期长,症状隐匿,发现时常常已是终末期,无法逆转,从而给“糖友”造成极大的危害。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早期称之为肾损害。由于人体肾脏的功能非常强大,初期受到损害时,往往一些影响没有直接表现,患者没有感觉不适症状 ,但实际上,损害已经悄悄发生。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那么,如何能在早期发现肾脏并发症?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当确诊2型糖尿病后,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数值。
肾脏最主要的功能是排出机体中的代谢产物,全身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废物会被过滤出来随尿液排出,而蛋白等有益于人体的物质,是不会被过滤排出的,因此,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不会检测出蛋白的。
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由于受到高血糖特别血糖波动的影响,过滤及重吸收功能发生异常,就会有蛋白被过滤到尿液中,此时在尿检中就会发现有蛋白存在。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检出尿液中的极微蛋白,可以用来发现早期肾损害。
因此,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患病5年以上的患者,每年进行1-2次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就能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肾损害的目的。
目前,筛查早期糖尿病肾病比较权威的方法是检测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
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标准
正常人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小于30毫克,若糖尿病患者半年内连续2次查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均在30毫克~300毫克之间,应及时查明尿微白蛋白升高的原因,排出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则属于早期糖尿病肾病。
如24小时尿微白蛋白定量大于300毫克,则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尿常规可显示有蛋白。
贴心提醒:
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方式:从第一天早7点小便,到次日早7点再次小便,收集其间所有尿液。其中,第一天早7点的尿液不记录在内,而第二天早7点的尿液必须记录在内,混匀后用量杯量取总尿量并记录,然后,留取一小杯尿液送至医院化验。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内分泌消化科门诊正在开展免费开展蛋白尿筛查,欢迎“糖友”前来检测。
服务热线:0311-89892551 0311-89892586
专家简介:
赵勇军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内分泌消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心血管介入硕士研究生。擅长内分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对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肾病、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综合处理积累了成熟的治疗方案。针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减少了老年慢病形成。主研的科研课题《老年代谢综合征的早期干预》获得河北省医学进步二等奖。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内分泌消化科长期致力于老年糖尿病的防治,不断创新探索,在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全科医护人员将为患者提供最细致、周到、热情、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