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有老人或慢性疾病患者,平时学习一些基础急救知识非常有必要。当疾病突发时,除了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了解急救的“四不"原则,也很重要。
心脏病“动不得”
心脏病突发一般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种情况,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绞痛发作。如果已经确诊为冠心病者,发生胸闷、气短或胸部压榨性疼痛等症状时,在急救人员没到之前,先让患者保持一个舒服的体位,比如半卧位,一定不要乱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其吸氧。心绞痛患者发病时,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一般30秒到1分钟就能见效。如果无效,3-5分钟后,可再含服1片,最多3片。倘若心绞痛15分钟以上不减轻,排除消化道溃疡和其他出血情况, 可一次口服阿司匹林3片(150-300毫克)。

心肺复苏
在等待急救车时,如果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面部、四肢抽搐,说明可能要发生心脏骤停了。此时,电击除颤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如果没有专业的除颤器,家属可以迅速让患者仰卧,给其进行一次胸部叩击(拳头距胸部正中上方二三十厘米,用力向下叩击一次),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先做心脏按压,再做人工呼吸。
脑出血“颠不得”

患有高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脑出血,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疾病突发时,患者会出现嘴歪眼斜、说话大舌头。随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突发性昏迷,喷射状呕吐。等待急救时,可以先让患者侧卧,保持不动,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千万不要灌药或喝水。为了避免加重脑出血,搬运过程中要尽量少颠簸,最好就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院。在车辆、担架上时,要保持患者头高位,不要晃动(可以用手固定)。同时,还应将患者的头歪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流出。
脑血栓“慢不得”

对于缺血性脑中风(俗称脑血栓),发病后的6小时尤其重要,一旦超过6小时,就失去了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脑组织可能因为缺血时间过长而发生各种中风后遗症。所以,发现患者有言语不清、肢体轻瘫或发麻的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果疾病突发,在等待救护车时,家属可以让患者平躺,别枕枕头,更不要贸然用药。如血压太高(高压超过200毫米汞柱),可以吃一些降压药。
哮喘“背不得”
哮喘也是一种凶险疾病,病情进展很快。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时,首先服用平时用来缓解病情的药物,如气喘喷雾剂,同时半坐位吸氧。如果发生心脏性哮喘,发病时血压高,可服用1片硝酸甘油,无效可再服1次;然后采取坐位,最好让双脚垂下来。同时,解开患者衣领扣、放松裤带,及时清除口腔痰液。搬运患者时,不要用背的方式,以免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如果日常生活中发生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急救热线,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助。
急救热线:0311-899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