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6月19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1048.9万剂次。
当前,我省正处于新冠病毒疫苗第2剂次接种的关键阶段,只有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才能确保疫苗接种效果,尽早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关于按时完成新冠疫苗接种,您所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新冠病毒疫苗一定要完成全程接种吗?
只有尽快完成了全程免疫接种,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从个体防护效果来看,对于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效果优于接种1剂次,接种1剂次优于没有接种的。
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2剂次影响免疫效果吗?
对于需要接种2-3剂次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第1剂次后,短时间内人体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不够高,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较短。再次接种,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让首剂接种产生的免疫记忆被唤起,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新冠病毒疫苗第2剂次可以提前接种吗?
第2剂次接种与第1剂次接种的间隔有严格的规定,第2剂次提前接种会影响免疫效果,所以不能提前接种。
如何查询个人疫苗接种信息?
打开微信→小程序→点击“河北健康码”→点击“新冠疫苗接种信息”,即可查询自己所接种疫苗的日期以及疫苗生产厂家。
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混打吗?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目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免疫需接种2剂次,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需接种3剂次。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同厂家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接种完第1剂次后生病了,第2剂次还能不能接种?
1、赶上慢性病发作或者患上了感冒、疱疹等急性疾病
对于这类情况,应该首先对疾病加以控制、治疗,等发作期过了或者慢性病控制稳定了,可以继续接种第2剂次。
2、接种第1剂次后,出现发热、轻微皮疹等不良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主要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也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通常这类反应会随着时间推移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第2剂次也可以照常接种。
3、接种第1剂次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
接种第1剂次后,如出现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或者出现其他属于接种禁忌的情况,第2剂次就不建议接种了。
4、接种第1剂次后,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
接种第1剂次后,如出现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1剂次后,发现怀孕了怎么办?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在接种后发现怀孕或在不知道已经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也就是不必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
建议暂缓接种第 2 剂次新冠病毒疫苗,等分娩以后或者哺乳期结束再考虑接种。
已经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的,还需要打加强针吗?
按现行免疫政策,接种完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灭活疫苗2剂次、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3剂次即完成了全程免疫,目前没有加强免疫的规定。
1支新冠病毒疫苗打2人,会影响接种效果吗?
2人份包装的疫苗与1人份的疫苗,除了包装颜色和灌装剂量不一样,其他完全相同,不影响个体接种效果。和单人份的接种程序一样,2人份包装的疫苗也需全程接种2剂次或3剂次。
大家一起继续“苗苗苗苗苗”。让我们每一个人发出“14亿分之一”的力量,共同画大抗疫“同心圆”,将防疫屏障越筑越牢。
来源:河北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