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遍布全身,人体每6.5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分布着长约6.1米的血管。如果血液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含量过多,血管壁上就会出现黄色小米粒样的斑块,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威胁血管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提高血管健康水平,可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那么,哪些习惯会损伤血管?血管堵塞有什么征兆?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知识,养护自己的血管。
生活中加速血管衰老的习惯
喜食高油肥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吃得太多,会使过多的油脂沉积于血管壁,诱发动脉硬化。
摄入过多的食盐。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血管泵出血液时会产生一氧化氮,可使血管放松、血流顺畅,而食盐会阻碍一氧化氮的释放,妨碍血管扩张,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熬夜、久坐不动、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收缩,最终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预防血管衰老的方法
合理饮食。饮食油腻会导致血脂增高,过多血脂附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要尽可能保证食物多样化,避免食用高糖、高盐、高油脂的食物。
适当运动。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脂、血压和体重效果明显,能有效阻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防止血管老化。
戒烟忌酒。烟草及酒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到达血管,干扰血管的脂肪代谢,破坏血管弹性,损伤血管内皮,可使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保证充足睡眠。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不要打乱血管的“生物钟”。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从而导致血压波动,使血管内皮受损,容易产生动脉硬化。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谨防血脂“三巨头”。血脂“三巨头”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建议定期体检,如血脂超过正常范围,应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必要时口服药物降低血脂,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老年科是以诊治老年慢性疾病为主要特色的临床专科,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老年慢性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和护理经验。科主任刘翠青从事神经内科工作34年,在心脑血管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以及老年人“一体多病”综合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651 0311-8989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