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老人秋季养生,要掌握这20个知识点~~
时间:2020-10-29 20:11:54
作者:预防保健科

  秋季气候逐渐转凉,也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学习掌握这些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才能远离疾病,做健康老人。

 

  1、在秋季,老年人应少吃多餐,多食用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的食物为主,如梨、百合、麦冬、荸荠、山药、猪肺、莲子、藕等食物可以多食。

 

  2、老年人应结合自己的体质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疾病,重点防范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等疾病。

 

  3、秋季温差变化较大,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其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要注意防寒保暖,有条件的也可每日坚持用冷水洗脸、擦鼻,甚至洗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秋风萧瑟,容易引起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老年人要适当选择参加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旅游休闲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除此之外,子女还应尽可能多抽出点时间与老人聊聊天。

 

  5、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芝麻、银耳和水果等,可以防止身体因缺水诱发皮肤干燥瘙痒。

 

  6、秋季不要每天都洗澡,每天洗澡会过多清除皮脂分泌保护皮肤的油脂,造成秋季皮肤干燥。

 

  7、秋季养生应多泡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疾病发生,还可以使身体酸碱平衡、放松肌肉。

 

  8、不宜久坐,久坐容易使肌肉衰退或萎缩,读书看报的时间也不宜太久,在1-2个小时内为佳,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改善体质。

 

  9、晚上睡觉时要根据气温选好被子,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腰背在夜里不被冻着,还有就是早晚的时候要注意加衣服,预防感冒。  

 

  10、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和湿润度是非常重要的。居室空气干燥及过冷、过热都可影响咽部粘膜的防御机能,造成功能障碍,咽部感觉异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变。

 

  11、秋季干燥,不宜多吃煎、炸、热、燥、油腻之物,少吃葱、姜、蒜、韭、椒(包括胡椒、花椒、辣椒)、烈酒等辛辣香燥之品。

 

  12、暮秋时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一些滋补食品较容易吸收纳藏,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对于身体素质虚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进补可以改善体质,有健身、祛病、延年之裨益。适当可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及莲子、核桃、龙眼肉、大枣等食品。

 

  13、秋天的气候转凉,是室外运动的好时机,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练拳、打球、郊游等。

 

  14、一般情况下,早餐时最好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面食类,如馒头、花卷等。午餐可以选择面条和米饭;晚餐时最好食用一些低热量的土豆、红薯等食物,它们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之间的蠕动,有利于隔天的排便通畅。

 

  15、秋冬季早餐最适合喝粥,而夏天的早餐则适合吃麦片、水果和酸奶。面包和馒头都尽量选口感软一些的,便于咀嚼,也不会造成牙龈损伤。此外,也要注意经常变换口味,如将馒头变成葱油花卷、糖花卷等,以免口味过于单一导致老人厌食。

 

  16、烹调时加点儿醋,能够增加食欲,特别是对食欲不振的老年人,凉拌菜时加点儿醋,既清脆爽口,又能增进食欲。另外,醋还能溶解植物纤维和动物骨质,烧鱼、炖肉、炖排骨时放些醋,能溶解其中的钙质,以利于身体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

 

  17、老年人最好在8点以后吃早餐。人的消化器官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过早,就必然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

 

  18、中老年人更要养成经常开窗透气、露头睡觉的好习惯。

 

  19、人到老年,如果久视就会伤血耗气,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二小时之内,不宜连续观看。

 

  20、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软弱。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