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文献统计报道,糖尿病发病5年以内、5-10年和10年以上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6%、33.2%、66.7%,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肢血管病变引起足部缺血,天气寒冷时,下肢血管收缩、痉挛,加重缺血,从而引发无力、足部疼痛、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85%的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是由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引发的足溃疡所引起。
糖尿病可引发全身血管病变。通常,人们更多地关注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殊不知,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绝大部分发生在下肢,其原因可能是下肢动脉粗长,承受血液压力大,内膜损伤机会多。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时,下肢血管病变已经很严重了!
当人们一旦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或心前区疼痛时,自然会想到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往往马上到医院测血压、做心电图甚至冠脉造影,能够早期发现心脏疾患,及时进行合理治疗;一旦出现头晕、头痛、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就会马上做脑CT,能够及时发现脑血管疾患及时治疗。
而患者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下肢酸痛、抽筋、间歇性跛行甚至静息痛时,人们却常常会认为岁数大了、老了,走路慢是正常的,抽筋可能是缺钙造成的,从而忽视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有的甚至出现了足部感染长期不能愈合、破溃等,还没有意识到是下肢血管病变所致,最终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粘度,以及戒烟忌酒、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缺血、改善营养不良状态、纠正水肿、足部减压等传统综合治疗方法。其中控制感染、改善缺血和足部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血管病变不仅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影响其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但上述治疗并没有根本解决下肢血管病变,只有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才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的根本。
采用球囊扩张开通狭窄或闭塞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恢复直达足部的血流,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根本措施,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近年来糖尿病足诊治方面取得又一新进展。
入冬时节,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关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保护自己的双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免遭截肢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