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让放射性肠炎不再是肿瘤患者的“后顾之忧”
时间:2020-05-22 10:53:42
作者:河北省老年病医院 佘赛红

  陈某,女性,2年前被诊断为宫颈癌IIB期,经过放化疗后恢复健康;近期却突然出现腹痛、腹泻、便次增多、粘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放射性肠炎。

  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指针对盆腔、腹腔、腹膜等部位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根据累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临床上不论何种放射源,约有8%的患者会发生放射性肠炎,其发生与放射剂量、分割计量、放疗间隔时间、放疗范围级部位有关。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也限制了部分放疗的开展,在降低放射治疗量的同时,疗效随之降低。

  放疗是治疗盆腔肿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35~61%的盆腔肿瘤患者接受过盆腔放疗。尽管放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对正常组织所产生的物理性损伤作用,会导致盆腹腔脏器损伤,其中以直肠损伤最为常见且顽固。

  放射性肠炎有什么症状?

  根据肠道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放射性肠炎 急性表现多在放疗 2-3周后出现,个别人甚至可能在放疗数小时后即出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循环衰竭。

  慢性期病变一般于放射治疗停止后15年出现,甚或10-30年才表现出来,因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亦不相同。如放射性小肠炎,以吸收不良、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慢性营养不良。若肠道出现狭窄,则可能间断出现肠梗阻症状。放射性结肠、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黏液便及里急后重,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瘘道、腹腔或盆腔脓肿及腹膜炎等。

  正确对待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旦出现症状,则严重影响患者的肿瘤治疗进度及生活质量。临床上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肛肠科采用芮氏纯中药方剂口服、点滴灌肠治疗炎性肠病,有效改善腹痛、腹泻、粘液血便等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控制肠粘膜炎性反应,促进肠粘膜修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治疗

  抑郁和放射性肠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放射性肠炎患者的心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尤为重要。常规对患者进行病情教育,并注意评估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其紧张、恐惧、抑郁、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

  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肛肠科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以肛肠疾病诊治为重点,以微创手术治疗为特色,继承发扬百年芮氏肛肠医学遗产,运用现代医学创立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为省内外数以万计的肛肠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据较高的学术地位。20185月,肛肠特色疗法获评河北省知名品牌;是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胃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大肠癌筛查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中日医院肛肠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

  服务热线:0311-89892576  0311-89892556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