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我们很多人都遇到过,如果只是偶尔的某一晚失眠身体还能承受,可如果经常性失眠,那就是一种疾病了。尤其65岁到75岁之间老年人,是失眠的高发群体,门诊病人能够达到40%。
为什么会失眠?
失眠跟患者的生理代谢,季节变换,气温的改变,还有体内的递质的变化有关系。主要的原因有:
人的发育成长和衰老是由肾气的盛衰所支配的,而老年人到了60岁以后,体内肾气衰退,再加上神经细胞减少,全身和大脑的生理功能便都会到影响,从而引起了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在季节交替时,老年人容易出现失眠的症状,尤其是春秋季。
脑梗塞、痴呆等脑部器质性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表现得越来越严重。
温馨提示
老年人失眠超过一周以后,就需要就诊了。否则,就会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对身体损伤极大。
如何正确应对失眠?
当出现失眠后,应先排除影响睡眠的障碍,如脑补器质性疾病与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其次,老年人不可擅自服用安定类药物。如果老年人连续使用正常人用量,会很快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随之便出现耐药性,病人会要求不断增加用药剂量,这就可能发生和加重慢性中毒。最正确的方式,就是患者及时就医,遵从医嘱。
如何避免失眠?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避免失眠呢?我们来听听健健和康康怎么说吧——
健健:饮食起居活动都要有节律性,中老年失眠患者,要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早晨六点起床,中午适当的午休,晚上九点后再准备休息。
康康:心情心态要好,避免一些大喜大悲这样的事情发生。
老年人的情绪要控制好,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晚上在上床睡觉之前,不要看太兴奋的电视剧、书,这些减少一些,影响大脑过度兴奋的这些活动。
健健:饮食还要多样化。
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元素的补充,小米中含有催眠成分,可加快胰岛素的分泌,帮助人体快速入睡,因此煮粥每晚食用可以。蜂蜜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之功效,其对纠正失眠作用明显。可用蜂蜜3茶匙,加适量温开水,每晚喝一次,当然糖尿病患者除外。此外,牛奶、大枣、香蕉和苹果都是不错的缓和失眠的选择。
易失眠的患者,晚餐后就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活动。晚餐以后不要剧烈的活动。
康康:老人的生活尽可能的减少变动
家人朋友尽量多些关心和陪伴,同时让老人的生活尽可能的减少变动。老年人需要让他适应生活环境,经常的搬新家,经常的短途的旅游是不行的,影响失眠,对他来说都是影响失眠的一个因素。
失眠虽然常见,但是大家要纠正“失眠不是病”的观念,如果长期失眠,那么就要及时就医。当然,我们都说治病不如防病,老年人一旦步入60岁后,要学会愉快的生活,调整情绪,补充适当营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失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