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进入伏天,全年中温度最高的日子就要来了,除了伏天养生,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防暑!防暑!防暑!
在我国,相比较年轻人,现在的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普遍是怕冷不怕热,大热天不开空调不开电扇,有先兆中暑的症状并且不注意,非常容易发展为热衰竭和热射病。
据了解,65岁以上的老人特别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其中的原因包括肥胖症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等。例如,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会发现身体很难散热。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或是利尿剂)的老人也会很难保持身体凉爽。以利尿剂为例,它会导致人体中的水分流失,让高温造成的脱水效应更加恶化。
什么是中暑?
中暑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作为一种致命性疾病,其病死率介于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
中暑的预防措施
如果老人是独自居住,又无法远离自己的住所,夏季就要特别提防。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1、用凉毛巾擦拭身体;
2、用毛巾包好冰块(包裹好的冷冻蔬菜也可)在手腕、面部和脖颈处摩擦揉搓;
3、吃清淡饮食,多喝水,避免喝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饮料;
4、平时就准备好能用电池供电的小电扇;
5、远离酷热环境,在舒适凉爽的地方休息;
6、尽可能呆在凉爽环境中,避免太多的活动;
7、拉拢窗帘,避免过多的阳光射入室内;
8、适时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9、穿宽松、质地轻柔的衣服。
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如果发生中暑,家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将老人抬到阴凉的地方;
2、迅速给老人的身体降温 可用凉水往老人身上喷洒和擦拭,并用力扇风,但不要直吹老人身体;
3、密切监测体温 持续对老人的身体进行冷却,直到体温下降到38.3~38.9摄氏度之间;
4、呼救求援 尽快寻求医疗援助,如果急救人员没有及时赶来,要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的急诊室。
在热浪袭击的天气里,一定要和老人保持紧密联系。要记住,中暑的最初症状有可能类似于流感,其中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和肌肉抽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