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是couple的缩略词
英文原指夫妻、情侣等
作为网络流行词
常常代指互相扶持
相互依靠的两个人
其实,在传统医学中
也有不少中草药的配伍疗效
堪称“明星CP”
一起了解一下
理气CP:陈皮&半夏
半夏得到陈皮的帮助,气顺痰消;陈皮得到半夏的帮助,痰除则气自下,理气和胃之功更上一层楼。
这对“理气”CP,理气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夏天没胃口吃不下饭、孕吐等等,来一碗陈皮半夏汤,效果杠杠的~~
【出处】陈皮半夏汤,出自《济阴纲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性味辛温,微毒。半夏有三种炮制品,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陈皮辛苦而温,长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这两味药合用可相互辅助,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
清热CP:金银花&连翘
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连翘轻清上浮,善走上焦以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痈肿。当金银花遇上连翘,个性相近,志同道合,两味药组合在一起,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
外感风热、风热痒疹、疮痈肿毒、风热头痛、咽喉肿痛……两药合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顿时增强。
【出处】金银花、连翘配伍应用,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之银翘散。二药伍用,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外透热达表,内清里热解毒,还能流通气血,消肿散结止痛。用于各类风热表证、热毒痈疔等。
生津润燥CP:沙参&麦冬
滋补祛寒热的沙参遇上养阴生津的麦冬,就会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同为甘而微苦,性能相似却功效互补。沙参、麦冬“小手一牵”,叠加效应,甘寒生津,清养肺胃,专治津少口渴,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出处】沙参、麦冬伍用,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之沙参麦冬汤。二药伍用,甘寒救液,柔和缓润,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补肾CP: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熟地黄配泽泻,山药配茯苓,山茱萸配牡丹皮,六味地黄丸这组CP非常有“事业心”,可谓是妇孺皆知的明星组合。
“三补” 熟地、山药、山茱萸,进入人体的肝、脾、肾三经;“三泻” 泽泻、茯苓、丹皮泻去这三经的邪气,最后起到补中有泻,泻中有补的作用,在解决肾阴不足、潮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等方面无往而不胜。
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健康事业版图”,在六味地黄丸里,万物皆可CP。补肺有麦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温肾阳有桂附地黄丸(肉桂、附子),清肝明目有杞菊地黄丸(枸杞、菊花),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简直称得上“老少通吃”。
【出处】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症直诀》,是钱乙从《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调整而成。方中熟地黄甘柔补血、滋肾;山茱萸滋养肝肾、固肾气;山药健脾益胃,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同时,六味地黄丸配伍泽泻,能利湿泄浊,防熟地黄滋腻;牡丹皮能控制山茱萸的温涩;茯苓能帮助山药健运。六味地黄丸以补为主,以泻为次,相得益彰。
护眼CP: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和菊花,一清一补,标本兼顾,属于“互补性情侣”。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搭配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易怒、焦躁等症。
这对CP可是不少人的最爱,一杯枸杞菊花茶,养养眼睛吧。
食疗方:枸杞菊花茶
材料:杭白菊、枸杞各10克
做法:将杭白菊、枸杞放在茶杯中,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3~5分钟后就可以饮用了。
贴心提醒:随泡随饮,不要隔夜;脾胃薄弱者慎饮,体热的人别加冰糖。
祛湿CP:赤小豆&薏苡仁
这对出自《外科大成》的“祛湿CP”也非常深入人心。赤小豆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胀满,炒过的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用于水肿,这对“CP”双双剑指水肿,收效颇丰。
食疗方:赤小豆薏苡仁饮
材料:赤小豆12克、薏苡仁(也称薏米)8克
做法:将赤小豆浸泡1~2小时;薏苡仁不用清洗,无水、无油放锅中炒至颜色金黄有香味,大概3~5分钟,然后晾凉;将赤小豆、薏苡仁(晾凉后洗净)入锅中,加入冷水,水开后再煮15分钟,后续再关火焖15分钟即可。
贴心提醒:赤小豆是细长型的红豆,不是平日吃的那种圆润的红豆,只有赤小豆才有利水祛湿的效果。注意一天不能喝太多,每天最多一杯,不超过300毫升。
安神CP:酸枣仁&龙眼肉
出自《济生方》,龙眼肉和酸枣仁的搭配,最为神妙。龙眼肉负责补益心脾,养血,酸枣仁负责宁心安神。一个养血,一个安神,这就好比孩子哭了,一边给他糖吃,一边用好言好语劝慰,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哄好了。
龙眼肉+酸枣仁,这杯枣仁龙眼茶,守护你的睡眠。
食疗方:枣仁龙眼茶
材料:龙眼肉10克、炒酸枣仁6克、白砂糖10克
做法:泡水代茶饮
贴心提醒:湿盛中满、内有痰火者以及孕妇不宜饮用;小儿不宜多饮。
补气CP:党参&黄芪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心悸气短等;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用于气虚乏力,气虚水肿,党参+黄芪,强强联手,“补气CP”真是实至名归。
食疗方:党参黄芪茶
材料:党参10克、黄芪10克
做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贴心提醒:感冒发烧、高血压患者都不宜服用。体弱多病的儿童、孕妇、经期女性和对中药过敏者,都不适宜饮用党参黄芪茶。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药剂科提醒大家,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如需咨询用药相关问题,请致电~~
服务热线:0311-898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