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大青年志愿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青年医护人员通过手机集中学习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青年团员纷纷表示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牢记殷殷嘱托,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用一颗丹心、一份初心、一片爱心撑起医者使命。
新时代,我们如何学习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段话是雷锋18岁时在日记本上写下的,也是对新时代青年应当如何锚定人生价值坐标的叩问。
任一丹:做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团干部任一丹在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中写道,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把自己当作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他曾经说过:“我要积极肯干,做到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脚踏实地干,实事求是地干,千方百计地干,事事拣重担子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把患者放在第一位,要把患者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患者的愉快当成自己的幸福。只有把患者当成亲人,理解他们,多为他们着想,换位思考,自然就拉近了距离,促进了护患、医患和谐。
李静苒:发扬“钉子”精神,多一些躬行,少一些浮躁
团员李静苒参加学习后感触颇深,她在学习体会中写道,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生活中,常有人抱怨“时间去哪儿了”,说自己实在太忙,无暇钻研学习,其实,只要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多一些躬行,少一些浮躁,学习的时间一定是有的,工作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升。
让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苏珊珊: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践行救死扶伤的信仰
党办室苏珊珊上大学时就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参加工作后也从未间断,迄今为止,已经捐献超过4000毫升血液了。她说,献血是一件小事,体现的却是对生命的敬重,我虽然不能像医生一样冲锋在前,但也想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践行救死扶伤的信仰。
杨阳:医务工作者的阵地不仅仅在医院,还在任何一个群众需要的地方
社工部杨阳曾获2021年“河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优秀标兵”,他从2019年起,就根据医院安排,和医护人员一起走进养老院、社区开展巡诊、义诊活动,他不仅帮助老年人解决医疗问题,还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他说,医务工作者的阵地不仅仅在医院,还在任何一个群众需要的地方。参加志愿活动,践行医师职责,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霍玉:关爱患者,尊重生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放射科霍玉,作为一名年轻技师,不仅在专业领域精益求精,面对新冠疫情考验,还积极发挥青年力量,争当社区志愿者。她说,雷锋精神,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爱患者,尊重生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时代在变,学习雷锋的方式在变,但雷锋精神的底色从未改变。新征程上,要把学雷锋活动作为面向团员青年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宝贵资源,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