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正文
“造口人”日常居家如何护理?这份“干货”要收藏!
作者: 雷丹丹 普外科
日期: 2022-07-13

  65岁的许先生因肠梗阻在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并做了肠造口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两个月后,许先生因居家护理不当,引起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发炎,造口周围出现皮肤发红、黏膜糜烂现象,再次到普外科就诊。护理人员针对许先生的情况精心护理,并再次认真讲解造口护理注意事项,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护理,造口黏膜糜烂消失转为红润,造口周围皮肤颜色正常。

 

 

肠造口示意图

 

  造口,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如直肠癌、膀胱癌、肠梗阻等进行的一种手术方式。医生通过手术切除患者病变部位,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这个口称为“造口”。患者的排泄物,大便或小便会通过该造口排出体外,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造口术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但如果护理不好,就会出现并发症,最常见的是造口周围皮肤接触性皮炎。那么,造口患者出院后,家属应该怎样做好居家护理呢?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护理团队为“造口人”准备了以下贴心提示↓↓↓

 

  正确更换造口袋

 

  ◆ 更换造口袋时,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情况,做好对应的护理工作,避免造口液体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湿疹或其他皮肤疾病。

 

  ◆ 更换造口袋前,用温水或淡盐水对造口周围皮肤进行清洁,但注意不要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物品,以免刺激皮肤。 

 

  ◆ 注意造口袋更换频率。回肠造口建议2~3天更换一次,结肠造口建议3~5天更换一次。造口袋不可冲洗反复使用,以免造成肠道感染。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 衣服以柔软、舒适为主,不要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造口袋。

 

  ◆ 进入康复期,可根据患者需要进食,无需忌口,但应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少吃易产气、产生异味和引起腹泻、便秘的食物,每天的饮水量不少于1500~2000毫升 。

 

  ◆ 在房间行走时,应避免造口碰撞到桌角等物。注意避免剧烈咳嗽、做重体力活等导致腹压增高情况。

 

  ◆ 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怀支持,尽量将“造口人”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

 

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装了造口不能尽情淋浴?

 

  错!手术切口愈合后便可进行淋浴。回肠造口者淋浴时建议佩戴造口袋,结肠造口淋浴时可揭除造口袋。淋浴前,最好在造口底盘的边缘贴上防水胶带,以免淋浴时水渗入底盘,影响造口底盘的稳固性。

 

  “造口人”不能做运动?

 

  身体康复后,“造口人”可以从事轻体力劳动,但应避免举重或提重物,如从事搬运工作应进行调换。

 

  与此同时,可以根据爱好和身体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做体操、游泳等。尽量避免贴身运动,如摔跤,或者会产生碰撞的运动,如打篮球,避免举重运动,以减少造口旁疝发生。

 

  “造口人”不宜出行?

 

  肠造口者在体力恢复后,可以外出旅行,领略大自然风光、陶冶情操,调节身心,无论是坐船、飞机还是火车,对肠造口者均不会有影响。旅途中要注意准备好更换用的造口袋,注意休息,保证饮食有规律。

 

  最后,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 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  需到医院进行随诊复查。

 

  为护航“造口人”身体健康,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科开通护理专线,如果造口袋更换有困难,或更换造口袋时发现有造口并发症等问题,可电话咨询或及时到院复诊。

 

  服务热线:0311-8989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