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三九藏冬趣。为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2月21日,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举办“快乐冬至 · 情暖医心”包饺子趣味大赛。
活动由院团委主办,院党委、院工会和妇委会协办,院党委书记刘建军、院长马爱军、纪委书记田红明参加活动。
参赛选手由各团支部选派,30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分成10个小组参赛。比赛采用百分制,院领导、科主任和职能科室负责人代表担任评委,根据参赛人员的精神面貌、团结协作能力和包饺子速度以及饺子的色、香、味、形打分。总务处为大家准备新鲜充足的食材,面、馅料和相关工具一应俱全;宣传处布置会场,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调馅、揉面、擀皮、包饺子……各小组团结协作、动作娴熟,你争我赶,竞争激烈。经过40分钟的努力,在欢声笑语中,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面。5位评委细细品尝,认真打分,最终评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1组、三等奖2组,并颁发了奖品。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吃饺子的风俗,据说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返乡之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冬至日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每人两只,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此后,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称作“饺子”,以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祛寒娇耳汤”也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小小的饺子,传递着“大医精诚”理念,激发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斗志,也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搭建起分享交流、团结协作的平台,让大家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医院大家庭的温暖,营造出和谐的医院文化氛围。
摄影/梅斌 李楠 王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