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会记住那些勇毅、坚强的身影,疫情当前,他们不舍昼夜、舍小为大,全心全意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就是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院感办工作团队……
临床冲锋在前,院感守护底线。疫情发生以来,院感办工作人员坚持24小时在岗,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制度及流程,指导患者隔离、转运相关工作;组织人员对全院各类环境表面,特别是重点科室、重点区域开展高频环境物表采样核酸检测。每天,对医院公共区域、门诊、病区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以及冷链、进口等物品外包装进行环境物体表面采样,确保重点物品、重点部位物表采样全覆盖,“管天、管地、管空气”,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抓实、抓细、抓落地,尽一切可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筑牢安全“防火墙”。
核酸环境采样,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面对风险极高的发热患者,总能看到院感人的逆行背影,看到她们那坚定执着的双眼。为了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她们深入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完成核酸环境采样,紧盯日常清洁消毒,理顺终末清洁消杀流程,规范医疗废物转运,环环把关,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病区管理逐步升级,院感办每日安排专人前往各病区开展抽查,盯监控、评风险、理流程、收垃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院感人的身影。医院成立“隔离病区”,院感办副主任崔玉兰带领工作人员进入病区指导院感防控,从消毒液的配比到消毒方法、从戴口罩捏鼻夹的小小动作到规范穿脱防护用品、从开窗通风到终末消杀,严控各个环节,将院感风险降到最低。
指导医护人员规范穿脱防护服
为了保证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崔玉兰带领大家吃住在单位。办公室没有休息的地方,她们就用椅子搭建简易睡床,放在距离办公电话最近的位置,召之即来。
这里没有"超级英雄",只有面对困难挺身而出的凡人。潘洁,丢下家中80多岁的患病老人,24小时值守在岗位上;董会荣,每天要去半污染区协助完成公共区域和行政区域的消毒工作,指导、监督医废转运人员医废处置和转运,不能按时回家照顾六七月大的宝宝;孙哲,参加医院外援“战队”支援定点救治医院,家中的孩子生病也无暇照顾;李子一,身体不适,眼皮红肿化脓,但她依然坚守岗位,每天认真完成全院物表核酸标本的转运、公共区域及门诊科室物表核酸采样等工作……
有一项行动叫共同战“疫”,有一种感动叫巾帼力量,有一种职责叫坚守在“疫”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院感人”用医者的使命担当,全力当好战“疫”“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