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三国时期有个高明的医生叫董奉,他给人治好了病从不收金钱。经他治愈的重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五株杏树,轻病人就栽一棵。数年之后,蔚然成林。从此,“杏林”一词便成了人们赞扬医术精湛和良好医德的代名词。这样简单纯粹的医患关系令现如今的医护人员羡慕和憧憬。随着现代医疗领域的持续扩展,法律的不断完善,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医患纠纷呈不断上升的态势,也逐渐成为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医患纠纷不仅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及不良影响,也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心态和积极性。这就给在临床工作中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和谐医患关系,必须树立温暖服务、强化沟通、学法懂法、防范风险的意识。
近日看到不少地方出现医疗纠纷事件,听到诸多不和谐的声音,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的内心颇有触动,安静下来,沉淀内心,我想到许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作为医技科室,体检工作日益成为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领导的指导下,面对不同患者,我们力求“三用”做事:用力去做,用心揣摩,用情感化。记得在今年省管干部体检中,我们发现了一位65岁受检者肝脏上有肿物,便立即组织科室成员进行细致会诊,并保存了相关图像、资料等。而后与受检者沟通,告知其早检查、早确诊、早治疗的必要性,并派人陪同受检者及时进行了CT及相关化验检查。面对患者被确诊后流露出的消极情绪,我们向他介绍了多种治疗、攻克癌症的尖端技术和方法,也列举了其他肝癌患者良好的近况,这名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终于得到了缓解。
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做好病例病情记录,保存好检查资料,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是我们的责任;资料的妥善保管也能为规避医患纠纷提供有力证据;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时刻为对方着想,是良好沟通的基础;靠我们用力、用心、用情地呵护,医患关系就是再冷的冰山,也有会融化的一天,这个融化剂就是我们的责任、真诚和热情。“闹哄哄”、“乱糟糟”这些形容自由市场的词语通常也是超声检查时的真实写照,患者等候时间长、意见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我们全科人员都用“四个一点”来要求自己: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言柔一点,行动轻一点。这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关系,而且使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大大提高。
一位省管干部因为等候做超声检查的时间过长而大发雷霆,扬言再也不来我院看病。我们的科室人员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地向他解释了超声检查项目的构成、工作的特殊性、所需时间,说明了超声检查的秩序和流程,并就如何提高超声检查工作效率的问题征求了他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还向他提示了性情急躁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等,并建议他先行检查其它体检项目。这位省管干部连连点头,并在检查完超声后对我说:“你们医院的人员素质和医疗水平提高了很多,这次来的确有些抵触,看来我的想法应该改变了”。这让我深深体会到,矛盾的激化源于双方的不冷静,我们完全可以冷静下来,避免医患纠纷,从患者的宣泄中寻找我们的不足,从而完善提高医院的服务功能。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河北省卫生厅倡导开展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修医德、铸医魂、强医能”主题实践活动,其目的就在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医德、医技,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生命短暂易逝,医生作为职业而存在,患者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基础。我们同样可以成为患者,那就不要再抱怨体制的弊端、社会的误解、病人的挑剔吧,让我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对待患者、避免医患纠纷方面,我们全科推行 “五项会做”:学会感恩,换位思考,热情服务,细化工作,提高技能。
1.停止抱怨,学会感恩,不要把病人摆在对立的一面。当患者把自己身体健康的检查权交予你的时候,就表明了对你个人以及你的医技的充分信任和肯定。心存感恩,也便选择了快乐;停止抱怨,也便缓解了医患关系。
2、换位思考,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超声检查是与患者面对面的接触工作,时常会触及患者的敏感部位。我们的做法是首先确保单独就诊;其次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动作轻快麻利,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争取最大限度地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尊严;再有就是不公开透露、宣扬检查结果;未经病人同意不得安排医学观摩等等。这些举措的初衷是为病人保守秘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医患纠纷。
3、热情服务,细化工作。超声检查时,患者常会问一些关于病因、预防、治疗的问题。只要是我们了解的知识,我们都会给予耐心的解答。一边做检查一边给患者答疑,通常并不会影响检查质量和速度,反而会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使检查更顺利地完成,也能使医患关系变得融洽,让患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天气逐渐转凉,科室人员在进行超声检查前总会轻声提醒受检者超声耦合剂有些凉,以免突然的刺激对患者造成不适;做心电图时也改用温水擦拭皮肤;检查下腹时,先在裤腰下垫一层纸巾等等;主动帮助行动有困难的患者进出检查室、上下检查床,并协助他们摆好体位。此时,一点点细微的工作胜过了千言万语,医患关系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呵护。
4、业务交流,提高技能。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细化服务内容、医疗技术交流是我科日常工作的重点。针对近期收集的患者建议和科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提出看法,然后现场评议、论证,争取当场将有益的观点制定为以后的服务规范。
美国历史学家大卫•罗斯纳将医学归属于社会科学,他指出,20世纪人类对疾病的体验以及疗效的期望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度期望的情绪,使得医学做得更多,抱怨越多。这就如同一个人不工作肯定不会犯错,工作多了,难免出错。难道怕犯错而不工作吗?罗斯纳教授还特别指出,“对医学日益增加的信任,导致了似是而非的社会效果。疾病、健康与个人行为、美德发生了关联……”。病人之所以对医生不信任,就在于病人无法从医生身上感受到体贴和温暖,无法感受到同情和责任。医生是一份普度众生的神圣职业,需要担当此任的人具有豁达的胸怀、精湛的技术,沟通的水平。他的人生境界一定要能够让人折服、让人崇拜,白求恩、华益慰等便是学习的楷模。河北省医疗卫生系统2011年“三好一满意”评比活动开始了,让我们遵循“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让群众满意”的工作要求,共同和谐医患,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