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到了这个时节,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大雪为仲冬的开始。
大雪之后,气温也会逐渐下降,大自然进入了收藏的季节,人体也顺应自然规律,进入了一个需要滋养与储备能量的时期。在中医理论中,冬季是“藏精”的好时机,合理进补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冬季应该如何科学进补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01温补为主,兼顾阴阳平衡
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收,宜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以助阳气升发,如羊肉、牛肉、核桃、黑豆等。这些食物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热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寒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阴阳平衡,适量搭配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枸杞、红枣、银耳等,避免过于温热导致上火。
02注重食疗,调养脏腑
冬季进补,不仅要考虑食物的温热性质,还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具有特定食疗功效的食材。例如,肺气虚者可选食百合、雪梨以润肺;脾胃虚弱者可多吃山药、小米以健脾;肾阳不足者则可适量食用鹿茸、杜仲等温补肾阳。通过食疗调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药膳进补,精准滋养
药膳是中医进补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将药材与食材巧妙结合,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如当归羊肉汤,既能补血活血,又能温中散寒;枸杞红枣炖鸡汤,则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但需注意,药膳并非人人适宜,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选择,避免盲目进补。
04适量补充,避免过犹不及
进补虽好,但也要适量。过量进补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引起肥胖、上火等问题。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更应控制摄入量。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既保证了营养的充分吸收,又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
05动静结合,增强体质
冬季进补不仅仅是饮食上的调整,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样重要。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建议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或跑步机锻炼,避免寒冷天气对身体的直接刺激。
06充足睡眠,养阴固阳
良好的睡眠是冬季进补不可或缺的一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阴固阳,恢复体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建议每晚保持 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睡前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总之,冬季进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饮食、运动、作息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做到因人而异、科学进补。通过合理的调养,我们不仅能够抵御严寒,还能在冬季这个“藏精”的季节里,为身体积蓄更多的能量,迎接来年的春暖花开。
供稿|内分泌消化科 卢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