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脑出血突发,科学护理助康复
时间:2022-08-16 17:14:09
作者:田盼盼 神经内科

  40多岁的李先生患有高血压3级,一直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稳定,近日因情绪激动,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出现言语不利、肢体活动障碍,被送至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经检查诊断为脑出血。神经内科医护团队为李先生制订了科学的治疗、护理方案,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降颅压等及时有效的治疗,再加上护理人员的科学护理,李先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不久就康复出院了。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很关键

 

 

  针对李先生的病情,责任护士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情况,‍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加强管理,为患者翻身、扣背,按摩肢体,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出现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情况,助力恢复运动功能。

 

  随着李先生的病情逐渐平稳,医护团队进一步加强与李先生的沟通交流,减少他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也锻炼其语言功能;指导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发生便秘加重脑部压力。了解到李先生此前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还耐心给他讲解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帮助他增强康复的信心。

 

  来自神经内科护理团队的贴心提醒

 

  脑出血的急性期通常是指脑出血后三天之内,这个期间最大的风险是血肿的扩大,或者是发生二次出血。所以,结合患者情况,做好急性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引起窒息发生。

 

  ◆ 勤翻身叩背,预防或减轻肺部感染发生,防止褥疮产生。

 

 

  ◆ 帮助患者多活动肢体,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加强饮食管理,以质软、易消化、优质蛋白为主,增强体质。

 

  ◆ 同患者多交流、多沟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恢复期护理应注意以下事项↓↓↓

 

  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也很重要,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提醒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以下事项~~

 

 

  ◆ 控制好血压,坚持定时、定量按医嘱服药;

 

  ◆ 每日监测血压,早中晚各三次,一般上午9点、下午4点、睡前分别测量,如果多次测血压偏高或偏低,应到医院就诊,咨询医生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种类;

 

  ◆ 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以低脂、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小便通畅;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劳,早睡早起,适度锻炼(忌剧烈运动);

 

  ◆ 避免过怒过悲,保持乐观、平和心态,保持愉悦心情;

 

  ◆ 肢体偏瘫的卧床患者,家人应勤翻身,拍背,并辅助功能锻炼,防止褥疮、肺炎、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发生;如患者有语言功能障碍,家人应多与其交流,要多陪伴、关心患者, 帮助建立康复信心;

 

  ◆ 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重要指标。

 

  认清脑出血的五大前兆预警

 

  神经内科主任王少颖提醒公众,夏秋之交,尚在三伏,天气依然炎热,脑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大脑血流减少,加上血压波动明显,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以及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容易诱发脑出血。同时,高温天气,情绪容易激动,许多人还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心烦气躁,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改变,也容易导致脑出血发生。

 

 

  脑出血前兆预警一般主要包括五大信号:

 

  ◆ 突然感到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

 

  ◆ 突然感到眼部不适,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清东西;

 

  ◆ 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严重头痛;

 

  ◆ 突然站立不稳甚至昏倒在地;

 

  ◆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身体不能平衡。

 

  脑出血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很多患者在发病前1至2天或前几小时,都有一些早期信号,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如出现以上情景应及时鉴别,立即前往医院治疗,控制疾病发展,避免严重后果。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是河北省神经内科质量与控制中心成员单位,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首批加入河北省溶栓地图单位,开通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等疾病的治疗、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583 0311-89892679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