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气温升血压降?做好这几件事,助您有效控血压
时间:2021-08-09 17:19:58
作者:文字整理/刘思佳

  秋里有一伏。持续高温多雨的天气,让大家倍感不适。

 

  可是,伴随着气温升高,却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悄悄地”下降了,甚至有人还出现了低血压的表现,伴随有头晕、无力等症状。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科主任刘翠青介绍说,虽然人体的血压每时每刻都会有变化,但这样的整体下降趋势,主要还是天气炎热所致。

 

  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出汗,新陈代谢加快,血液黏稠度就会上升,并且容易激动和烦躁,吃不香、睡不着,有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得不稳定从而诱发脑血管疾病。

 

  高温天气下,高血压患者要想有效控制血压,就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遵医嘱,按时服药

 

  刘翠青说,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药,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由于天气炎热导致血管舒张,血压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不少人误认为血压已经被控制住了,就开始不按医嘱吃药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三伏天,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血压反弹得非常快,擅自停药,血压再次升高后的结果是很难预测的,所以,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

 

  还有一些人夏季血压明显偏低,如果仍服用冬天的剂量,就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浑身无力甚至导致脑卒中发作。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

 

  1、什么时候服降压药最合适?

 

  人体的血压并不是恒定的,而是有一定的波动性。正常人体一般在6~10点和16~18点出现血压升高,在凌晨2-3点出现血压降低。所以,服用降压药时间大多选择清晨起床和15点半左右,不建议睡前服用降压药,因为会增加夜间低血压的风险,易引发脑卒中等。

 

  短效降压药一般维持5-8个小时左右的疗效,起效较快,由于药效维持时间较短,为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则应一天服用3次。

 

  2、餐后吃还餐前吃呢?

 

  降压药一般不受食物和胃酸的影响,因此,餐前餐后都可以,具体是什么时间服用,要看血压波动规律。

 

  定期测血压,做好记录

 

  三伏天,血压波动大,高血压患者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建议大家一周测量血压3-5次,掌握好血压变化规律,并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及饮食结构。若想获取最准确的血压值,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很重要。

 

  ★ 确保袖带适合。普通人一般选用常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的人(>32厘米)选用大号袖带,合适的袖带要求气囊能够包裹上臂臂围的2/3;

 

  ★ 第一次测量时应测量双上臂的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 测量血压前30分钟内不要喝咖啡、茶和酒。

 

  ★ 测量前不要运动,同时排空膀胱。测量前至少静坐5分钟,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不要与人说话。

 

  ★ 坐姿正确。坐时背部挺直并靠在一个坚硬的椅子上,不要交叉双脚或双臂,脚要平放在地上,手臂支持在坚硬的物体表面,且上臂与心脏处同一水平,手掌向上。

 

  ★ 测量血压时,应至少测量2次,测量间隔至少一分钟,如果差别≤5,则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若差别>5,则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刘翠青强调,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损害,显著增高致死、致残率。如果不长期坚持降压治疗,就不能有效预防这些严重后果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同时,高血压患者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出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如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减少食盐摄入等。

 

  专家简介

 

  刘翠青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北省老年医学会睡眠障碍与情绪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北省睡眠医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睡眠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诊疗。对老年一体多病、多器官功能障碍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科是以诊治神经内科及老年慢性疾病为主要特色的临床专科,是卒中联盟单位成员,设有脑卒中绿色通道,对于脑出血、脑梗死、脑炎、帕金森病、面神经炎、头痛、周围神经病变、癫痫、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溶栓治疗等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慢性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和护理经验。

 

  服务热线:0311-89892651 0311-89892696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