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时间:2021-05-10 17:25:08
作者:尹磊

 

  脑梗塞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病症,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可是,脑梗塞后遗症并非不治之症,除采用可靠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重新获得生活、工作能力,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伤残率会大大提高。

 

  脑梗塞康复包括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恢复速度,改善恢复程度。

 

保持良肢位

 

 

  良肢位即抗痉挛的良好体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良肢位。

 

  平卧位和患侧卧位时,应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卧位时肩关节屈曲约90度,肘关节伸展,手握一毛巾卷,保持腕关节的背屈。

 

  坐轮椅时,应确保患肢不垂于轮椅一侧,可将手置于轮椅扶手上或轮椅桌板上,避免过度牵拉肩关节,防止病情加重。 

 

被动运动

 

 

  在无痛范围内帮助患者做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的背屈、背伸活动等,以保持患肢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预防肩手综合征发生。被动运动的动作应轻柔,以免引起疼痛或加剧疼痛。

 

主动运动

 

 

  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如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做上举运动、手指的抓握活动、拧毛巾等。 

 

床上训练

 

  为站立和步行打基础。如翻身、起坐、坐平衡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桥或单桥训练。然后,由坐位平衡转换到立位平衡训练,训练患者重心由健侧向患侧转移。 

 

步行训练

 

 

  患侧下肢负重良好后,进行步行训练。

 

  纠正“划圈步态”方法: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腿与肩同宽,双腿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促进患侧肌力恢复,使躯干及肢体肌力平衡和对称。

 

日常训练

 

  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训练是通过耐心引导、鼓励,让患者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帮助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康复医学科根据神经系统疾病遗留的后遗症,从早期康复入手,致力于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防止继发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如针对运动障碍,采用减重步行训练、被动运动训练及经颅磁刺激等;针对吞咽功能障碍,采用冷刺激和空吞咽法、模拟吞咽训练法及口唇和舌训练等;针对心理障碍,采用心理治疗等。与此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早期针灸、早期中药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可到康复医学科病区(医院住院楼5楼)咨询治疗。

 

  服务热线:0311-89892698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