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知识 / 详情
提醒!这9类药物,别和牛奶一起吃
时间:2020-04-23 17:46:18
作者:河北省老年病医院 刘璇

  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是当之无愧的补钙担当。生活中,有些患者服药时用牛奶送服或吃药后很短时间内便喝牛奶,其实,服药和喝牛奶有很多讲究。

 

  牛奶可在药物表面和胃黏膜形成一层薄膜,待薄膜被消化吸收后,药物已错过了最佳吸收期,因此降低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牛奶还可与一些药物发生不良的化学或物理反应。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等化学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严重者还会形成胆结石、肾结石。

 

  这些药物不能与牛奶同服:

 

  含钙、锌制剂和铁制剂 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与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点等钙、锌制剂形成凝块,不仅影响吸收,使血药峰浓度降低,还会加重胃肠负担。铁制剂有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糖酸亚铁等;而且牛奶中的磷可使铁剂沉淀,也可影响铁的吸收。铁以亚铁离子形式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吸收,牛奶中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吸收部位发生竞争,使铁吸收减少,降低疗效。服用铁制剂和牛奶应间隔1~2小时。

 

  另外,铁制剂服用时忌用茶,以免被鞣质沉淀而无效。

 

  中草药或中成药 中药与牛奶同服尤其不适宜,因中药中常含有糖、多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等,有些含人参皂苷、甘草甜素、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微量元素。而牛奶中的钙磷铁易与中药中的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破坏牛奶和药物的有效成分。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有时也会影响药物吸收。

 

  胃粘膜保护剂和抗酸药 常用含金属离子的胃粘膜保护剂和抗酸药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氢钠、铝碳酸镁、三硅酸镁、铝镁加、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铝酸铋及其复方制剂。牛奶中的蛋白质与上述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合用时,可形成凝块,不仅降低药物疗效、加重胃肠负担,也影响牛奶营养成分的吸收。另外,碳酸氢钠与含钙药物、牛奶合用时,可导致乳-碱综合征。

 

  大部分抗菌药物 大部分抗菌药物不宜与牛奶同服。几乎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和四环素类药物,与牛奶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响吸收,降低抗菌作用,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但有部分药物可与牛奶同服,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可与牛奶同服。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如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地高辛、洋地黄毒苷等。用药时如同时大量饮用牛奶,牛奶中的钙离子可增加这类药物的毒性,甚至发生意外。严重高血压患者使用的优降宁等降压药与牛奶或奶制品相遇,可能引起血压骤升,重者会使血压持续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抗帕金森病药 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及其复方制剂不宜与牛奶同服。左旋多巴在小肠吸收,在体内运转时需要载体帮助。牛奶蛋白质中含有的芳香氨基酸(如苯丙氨酸)与左旋多巴竞争同一载体系统,从而影响其吸收。

 

  抗抑郁药 牛奶不能与抗抑郁药物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酪胺,当这种酶被抑制时,酪胺就会大量蓄积,引起血压骤升,心律紊乱,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甚至死亡。

 

  治疗便秘药 比沙可啶为刺激性缓泻药,用于治疗急、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牛奶可使比沙可啶的肠溶衣过早溶解,可产生胃或十二指肠刺激。因此,服药前后2小时不得饮用牛奶。

 

  其它药物 抗癌药雌莫司汀、钙及骨代谢调节剂,如阿仑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帕米膦酸、伊班膦酸、氯膦酸等,任何情况下不能与含有钙或其它二价阳离子的牛奶、食物或药物同服,因为它们会减少药物的吸收。

 

  总之,服药最好用清水,不宜用牛奶、茶水等送服,服药与喝牛奶至少间隔一个小时,婴儿服用药物后,也应隔一段时间再吃母乳,以避免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如果您有用药方面的问题,请拨打电话咨询。

 

  咨询热线:0311-89892527

MEDICAL SERVICES
就诊服务
特色科室
知名专家
就医指南
先进设备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