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虽其总能量需求低于青年人,但蛋白质需求反而增加——充足蛋白质可减缓肌肉衰减、增强免疫力,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关键。
老年人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65岁以上、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0-1.2g/kg体重。以60kg老年人为例,每日需60-72g蛋白质,可通过这样的三餐搭配实现:主食220g(如杂粮饭)+牛奶250ml+鸡蛋1个+猪瘦肉50g(或鸡胸肉40g)+鱼肉60g+豆腐150g。
若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或处于术后恢复期,可在专业指导下将摄入量提高至1.2-1.3g/kg体重,助力身体修复与正氮平衡(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
从三餐中“吃够”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的核心是“天然食物为主”,需做到“餐餐有蛋白,食物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老年人每天摄入至少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均衡获取不同类型蛋白质。
鸡蛋、牛奶、酸奶、瘦肉(猪里脊、鸡胸肉)、鱼虾(尤其深海鱼,兼顾蛋白与Omega-3)、去皮禽肉。
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以及每日10-15g坚果(核桃、杏仁)、藜麦等杂粮。
食物摄入不足时, 合理使用口服营养补充
若因疾病(口腔溃疡、吞咽困难)、食欲差等导致蛋白摄入不足,可借助口服营养补充剂。
01 适用人群
有营养风险(如3个月内体重降5%以上)、营养不良或蛋白摄入不达标的老年人。
02 补充剂量
每日建议补30g蛋白粉,配合天然食物后,总蛋白摄入量达1.0-1.3g/kg体重。
03 优选类型
推荐乳清蛋白,其吸收速度约为酪蛋白的2倍,促进肌肉蛋白合成的效果优于大豆蛋白,选购时优先选蛋白含量≥80%的产品。
♦关键提醒:蛋白需均匀分配到三餐(每餐20-25g),避免集中食用,以提升吸收利用率。
- 别忘前提:保证充足能量 -
只有能量充足,蛋白质才能用于肌肉合成、身体修复,否则会被当作能量消耗。鼻饲喂养、食欲极差的老年人易缺能量,可在两餐间(上午10:00、下午15:30、晚上20:00),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每次150-200ml,每日3次,为蛋白质吸收保驾护航。
供稿|营养科 陈梅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