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大圆筒”,看清身体里的秘密!揭秘核磁共振
作者: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日期: 2025-09-02

当你因为关节疼痛、头晕,或是医生需要仔细查看你的大脑、脊柱或内脏时,可能会建议你做一次核磁共振(MRI)。面对那个像“太空舱”的机器,很多人会有疑问:带“核”字有辐射吗?嗡嗡响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做那么久?别担心,这篇文章带你一探究竟。  

 

0 1  核”字不可怕,安全无辐射  
 

MRI里的“核”,指的是人体内水分子(H₂O)中氢原子(H)的原子核。我们身体70%以上是水,氢原子核无处不在。这跟核辐射完全不是一回事。 MRI不使用任何X射线或电离辐射。它依赖的是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类似收音机信号)。因此,它对孕妇(特定情况需评估)、儿童相对更安全。  

 

0 2  核磁共振原理  
 

想象体内无数的氢原子核就像微小的“指南针”。当你躺进MRI机器,强大的静磁场让这些杂乱无章的“小磁针”整齐列队。机器发出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脉冲。这个“口令”让“小磁针”暂时偏离方向,吸收能量。脉冲停止后,“小磁针”努力恢复原位,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微弱的无线电信号。机器周围的灵敏线圈捕捉这些信号。计算机根据信号的强弱、位置以及不同组织里“小磁针”恢复速度的差异(比如水多的组织信号强、恢复慢),经过复杂运算,最终生成极其精细的身体内部断层图像,甚至3D立体图。  

 

0 3  核磁共振能检查什么?  
 

 

“看水”专家    

对水分子变化异常敏感,能清晰区分肌肉、韧带、软骨、神经、大脑灰质白质等含水量不同的软组织。  

 

穿透“骨墙”    

不受骨骼遮挡,是观察大脑、脊髓、关节、腹部盆腔器官(肝、子宫、前列腺等)的黄金标准。它能早期发现脑中风、脑肿瘤、椎间盘突出、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内脏肿瘤等。

 

功能更多元    

除了看结构,特殊序列还能观察脑活动(功能MRI)、神经纤维走向(弥散张量成像)、组织代谢情况(波谱分析)等。        
 

 

检查体验须知   ①扫描时,机器内部梯度线圈工作会产生持续的敲击或嗡嗡声,技师会提供专用耳塞或耳机。  ②检查通常需15分钟甚至到1小时。保持不动至关重要!轻微移动也会导致图像模糊。有时需配合屏气(如检查腹部)。 ③检查前必须去除所有金属物品:首饰、手表、手机、硬币、带金属扣衣物、假牙等。 ④请务必详细告知医生和技师体内是否有:心脏起搏器(绝大多数绝对禁止!)、除颤器、金属植入物(钢板、螺钉、关节)、动脉瘤夹、金属碎片、某些支架、胰岛素泵等。安全评估是必须步骤。 ⑤是否做MRI、做什么部位,请遵医嘱。它是强大的工具,但并非万能,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检查。    
     
       

 

供稿|防射科  黄晓倩


就诊流程

服务价格

服务承诺

医保知识
视频推荐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