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步行有 8 大好处!但这件事没做好,可能伤心脏
作者: 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日期: 2025-08-25

心脏病患者在步行时进行自我监测身体状况十分重要,这有助于确保运动安全,避免过度运动对心脏造成负担。  
 

 

规律步行对心脏病患者的好处   
 
改善心脏功能 步行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泵血效率,减轻心脏负担。  调节血压和血脂  有助于降低血压,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增强心肺耐力  长期坚持可提高心肺功能,让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更轻松,减少气短、乏力等不适。    控制体重  作为有氧运动,能消耗热量,帮助患者维持合理体重,避免肥胖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    改善血管健康  促进血管扩张和弹性恢复,增加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调节心率  使静息心率更稳定,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    减轻心理压力  步行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等物质,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心脏健康有益。    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身体机能,让患者更有信心参与日常活动,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整体生活质量。         

 

心脏病患者步行时如何监测身体状况?    

 

主观感受  
   
①疲劳程度:留意自己的疲劳感。如果在步行过程中出现过度疲劳,感觉极度乏力、双腿沉重,甚至难以继续坚持,这可能是身体承受负荷过大的信号,此时应适当放慢速度或停下来休息。 ②呼吸状态:正常情况下,步行时呼吸会稍有加快,但应保持能够顺畅交谈。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喘息、无法完整说话,这可能提示心脏负担过重,需要调整步行强度。 ③疼痛感觉:密切关注胸部、肩部、手臂、颈部或下巴等部位是否出现疼痛、压迫感或紧缩感。这些症状可能是心绞痛的表现,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步行,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④头晕或眩晕:若在步行中感到头晕、眼前发黑或有眩晕感,可能是血压波动或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要马上停止活动,找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    

 

客观指标   
 

①心率监测:可使用心率手环或心率表来监测步行时的心率。一般来说,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一定范围内。最大心率粗略计算方法为220减去年龄。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运动心率区间。如果步行时心率超过了这个安全范围,应适当降低步行速度。 ②血压监测:在步行前后可以使用家用血压计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变化情况,如果步行后血压过度升高或明显降低,且伴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调整运动方案。 ③观察体征:留意自己的面色是否苍白或潮红,有无出冷汗等情况。如果出现面色异常、大量出汗等表现,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异常反应,应停止步行并进一步评估。        

 

心脏病患者步行时需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速度和时间,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步行计划,确保安全。 
   
      

 

 供稿|心 内 一 科  杨 云


就诊流程

服务价格

服务承诺

医保知识
视频推荐VIDEO